途中历险
屡次被人像贼一样追赶
《觅诗记》附了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119位历代诗人的故里、墓园、祠堂、遗迹。这些都是韦力这些年勘访之地,行程遍及14个省、1个直辖市。他说,尽管很多诗人的遗迹没有寻访到,但这本书却是自己一个人眼中的诗史。
寻访每一位诗人,都是一个故事。唐代诗人孟郊死后葬在洛阳,但韦力多方查找,也未查到其墓址。他说,浙江德清县很早就建有孟郊祠,而今还有痕迹。他于是从杭州乘大巴前往德清县城。一路找去,原来祠堂只有一间房,推门而入,屋里摆着七八张麻将桌,众人鏖战正酣。他手端相机闯入,也没能“骚扰”麻将战士,即便相机连连“咔嚓”,众人也毫无反应……
无论是寻访历代藏书楼、历史文化名人遗迹、传统文化遗存,韦力都是先查史料,再和当地的地方志办联系落实,随后实地探访。多年来,他更保持当天记录、回家迅速整理的习惯。严格按寻访工作五步法走,但意外和波折依然无法避免。
“很多时候就跟做贼似的。”韦力说,如果寻访的遗址遗迹是在建工地,那麻烦就很大了。他往往会翻墙而入,但接下来往往遭遇保安围追堵截。“把你的相机掏出来,照片都删掉了!”这样的呵斥声充斥耳边。如果对方发现照片没有删光,更会亲自动手。每当这个时候,韦力都气得七窍生烟。
韦力还忆起,当他行至余姚县梁弄镇时,差点发生意外。天色渐晚,不可能找到出租车,他就在当地唯一的旅馆住了下来。旅馆由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办公楼改建而成,门摇摇欲坠,只有他一位房客。半夜时分,突然响起剧烈的砸门声,六七个人砸完一楼砸二楼。“坏了,遇到打劫的了!”韦力迅速做出反应,将屋里能抵门的床、桌子、椅子全用上。那伙人行至韦力这间屋,砸门声吼声震天,却死活推不动门。韦力大气不敢出一声,心却在狂跳。旅店老板说,这屋里确实没住人,堆的是杂物,那伙人才罢手。那个夜晚,韦力受了惊,再也没有合眼。
个人感慨
以匹夫之力致敬民族文化
上世纪90年代末,一家湖南杂志的系列文章让韦力萌发寻访之举。该杂志连续三期介绍藏书楼,其中一期是扬州著名的测海楼,有文字有图,却和韦力亲眼所见的测海楼大相径庭。后来才得知,作者并未实地探访。“中国到底多少藏书楼啊?都是什么现况?”寻访的念头变得清晰起来后,先是零散探访,2010年后,则是成系统地四处寻访藏书楼。5年后,《书楼寻踪》面世。此后,韦力的寻访计划愈发庞大,“我就愿意干别人没干过的,其实我是个自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