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残疾老人陈兴全,一直跟四弟一家生活。弟弟去世后,陈兴全被纳入政府“五保”对象,但他到镇敬老院住了不到3天,就回到四弟儿子家住。“在敬老院吃得不行,也不好耍,我还要帮忙照顾其他老人。”陈兴全对侄子说,他再也不去敬老院了。
成都退休教师李明生也在纠结是否去养老院。他每月养老金4000余元,但养老院对完全能自理的老人,每月最低收费3000多元,“加上看病吃药的钱,每月没五六千,住在养老院心里慌!”
记者调查发现,公办养老机构的两个“硬伤”,导致床位闲置率高。一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敬老院硬件设施不足,又无经费聘请专职护理员,普遍是“老人照顾老人”;生活上只管温饱不讲质量;二是敬老院主要收住政府兜底供养的“三无”和“五保”老人,一般不对社会有偿开放,以致有需求的其他老人住不进来。
民办养老机构床位闲置,主因是收费较高。以床位闲置1000余张的温江区某老年公寓为例,需简单照护的老人每月收费5000余元,半失能和失能老人每月收费6000元以上,这令很多老人望而却步。
【对策】精准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实行公建民营改革
长期研究老龄工作的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四川人口学会副秘书长张冲认为,床位闲置问题,既有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因素,也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原因,还与政府缺乏统筹、精准规划有关。
按照我国养老床位“每千名老人30张”的发展目标,2016年我省已建养老床位54.13万张,超出1.96万张。
张冲认为,政府一味强调增加床位、增建机构,但没有全面摸清老年人的需求,也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在某些地方造成供需脱节。
“政府精准规划养老机构建设,公办养老机构要加强管理,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张冲建议,政府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公建民营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驻养老行业。他分析说,养老机构硬件投入大,可由政府建设养老机构硬件、由民营企业运营,这将为养老机构注入新理念,有望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民营企业竞争上岗,谁服务好就购买谁的服务。
“公办养老机构的闲置床位应向社会有偿开放,做到物尽其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张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