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发展要落实到生态环境支撑区打造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确保了潮河、滦河、辽河、大凌河水质,保障了京津用水安全。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把河北的生态环境修复好、保护好、建设好,是新时期河北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与京津及周边省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美丽河北形象的发力点。
三、塞罕坝精神是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勇于直面困难,矢志艰苦奋斗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创造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鲜活经验。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做到困难面前不低头、矛盾面前不退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攻坚战。
攻坚克难就要敢于担当。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原任承德地区农业局长,工作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当组织上动员他去林场任职时,他毅然退掉城市住房,举家上坝。因生存条件恶劣、缺医少药,最早上坝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平均寿命只有52岁。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塞罕坝人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面对困难迎头而上,面对风险挺身而出,强化坚忍不拔、使命至上的责任意识,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我们要在燕赵大地上续写塞罕坝传奇,更好地承担起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的责任。
攻坚克难就要改革创新。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塞罕坝林场曾多次陷入困境,但塞罕坝人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攻克难关,在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方面取得一个个新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经营生产体系和培育作业流程。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闯劲。要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开展生态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攻坚克难就要苦干实干。“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从爬冰卧雪石头缝里栽种树苗,到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修枝防虫,塞罕坝人身上处处彰显着苦干实干的精神底色。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从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当前急需解决的事项入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举措,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环境改善,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