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任务 质量提升“有的放矢”
汇小流,方成江海之势; 积跬步,乃至千里之行。
进入“十三五”时期,辽宁省在质量工作有起色、有变化、有进展、有突破的基础上,安排部署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品牌提升”“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技术手段”和“质量诚信”五大任务,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助力辽宁振兴发展。
高度重视品牌提升,让质量工作有形。创建了包含政府培育、企业争创、社会促进、舆论宣传、价值评价、法律保护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目前,有效期内的辽宁名牌765个,省长质量奖42家。名牌企业已经成为拉动辽宁振兴发展的主要力量。
辽宁省围绕工业“八大门类”,开通计量服务绿色通道,主动解决企业计量检定、校准问题458件;实施民生计量服务工程,为全省381所中小学校和906个社区乡镇提供近万次计量服务。
辽宁省引进各类检验检测人才108人,投入能力提升资金1.04亿元;作为全国首家试点,有序放开了国有企业内部实验室;对检验检测机构全面实施了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
突出强化企业主体,让质量工作有本。从2013年到2016年,主动参加培训的企业增长了近5倍,申报名牌的企业数量翻了一番; 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去年有126家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单位和1208家气瓶充装单位参加质量安全诚信承诺活动,今年有5174台电梯和35台压力容器因质量问题被企业主动申请召回。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让质量工作有力。整合质监系统全部监管职能,大力实施“随机、公开、关键、信用、溯源”五项重点监管模式,目前随机和公开已实现100%;2013年以来,全省质监系统累计取消调整行政许可59项,占省政府同期取消调整行政许可的11.3%; 行政许可审批环节压缩近60%,不计时环节时限压缩51%;2013年以来,共减免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政事业收费近亿元,清理规范性文件97件,废止53件,占54.6%,力度前所未有。
品牌为核 辽宁迈向“质量时代”
目前,辽宁省质量考核位次合理,质量安全总体可控,没有出现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的重特大质量问题,重要指标稳中有升,特别是竞争力指数止跌回升,合格率指标稳步增长,质量工作总体处于全国上游水平,质量工作态势良好。
从质量指标上看,近三年,我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1.38%、93.69%、95.66%,全国排名上升到第六位;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验收24个,大连是东北地区首家;沈阳成为3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建成标准化示范区218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88个;从2013年开始评选的中国质量的最高奖项目前已经评定了两届,其中提名奖辽宁有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