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忠卿曾在江苏、上海等地打拼多年。回到衢州后,他在城里买了房,开了文化用品店,却始终觉得没有自己的根基,“越是远离家乡,就越想看清家乡,年老以后还是要回归家乡”。
对于自己刚装修好、正在试营业的民宿,他也有了新的规划。等这个旺季过去,他要再调整装修,让每间房间更有特色,并将一楼大厅书架扩建,做成村里的公共图书馆,“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会慢慢转移到乡村”。
“让人能够回来,这是乡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朱欣慰也在观察,期待赖忠卿的民宿能够成功,为七里乡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也让他多一些说服农家乐业主转型升级的底气。
而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所有人欣喜。隔壁石梁镇村民将电话打到柯城区委宣传部,觉得音乐会不能只在七里乡举办,其他村也有条件办。于是,区里经过紧急协调,一场更具“秀文化”意味的“乡村好声音”策划出炉,各乡镇赛区选拔赛也于8月初陆续开展。
“有生命力的乡村,不是简单移植城市的模式,文化同样如此。我们在将本土文化做得精致的同时,引入城市的现代化元素,寻找与村民、返乡人员,甚至是游客的共鸣,真正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复兴提供动力。”邱雪萍觉得,现在最难、也是最关键的,是如何在底子很薄的山村挖掘本土文化。
最近,朱欣慰在桃源村均良自然村里的尝试,挖掘山村耕读传家的传统,结合当地特产粽叶,设计打造“状元粽”,正是对这些想法的实践。
音乐会还在持续。他们给8月底最后一场命名为“新村民计划·来年的歌”,既是再次相会的期待,也表达着希望更多力量建设乡村的愿望。人们在期盼,“山村音乐节”未来能够成为旅游品牌,让七里成为“乡村民谣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