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还是放弃?这几乎是每天发生在全国ICU病房里的生死之问。96岁老人在ICU里的最后时光,家人选择插管上呼吸机,但这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相反还让他经历了痛苦。扬州市民李先生对于多年前父亲临终之际,一家人在ICU的选择有些后悔。几年后,当母亲在病床上面临同样抉择,李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方案。“现在看来,这样的选择是对的。我也对我儿子说了,如果有那一天,也这么办。”老李告诉记者。
“我们只能从医学的角度给家属提供判断的建议,最终由病人家属来决定。”扬州苏北人民医院ICU医师稽玲介绍,对于一些8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以及脑死亡、肿瘤中后期治疗无效的患者,他们会从医学上建议保守治疗。不过,也有一些情况确实不能从医学价值去衡量。比如一些植物人,年龄并不大,父母也都在,家人多会要求坚持,只要孩子生命延续下去,哪怕没有意识。“这就要更多地从社会伦理和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当然,这样的坚持对于患者的家庭是巨大的损耗。”
“生命的质量高于长度”,张玖夫妻俩把这句话印刻于心。“有家人围绕床边,闭气的一刻是安详温馨的。仅靠科技让人赖活着,没有意义。”他们希望更多人能接受这一理念,对自己临终的方式进行有价值的选择。
除了修复健康,
还应有心灵滋养
记者在遗嘱库还了解到,老人在订立遗嘱前需进行精神评估。现场的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目前来订立遗嘱的老人还未遇到有精神疾况的,但许多人晚年生活孤单寂寞,有轻微的焦虑、孤独,很希望与人聊聊天、一诉衷肠。
目前,医学领域依然专注于修复健康,甚少有对于心灵的滋养,这是我们当前社会对于老年关怀方面仍未填上的空缺。
“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不到半个小时的采访,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许建华提到这句话3次。这里是扬州诸多医院里唯一提供专业临终关怀的病区,但“临终关怀”却是这里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忌语,取而代之的是“舒缓医学”。“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有尊严有满足,了无遗憾。”许建华说。
这一病区有43张床位,几乎一直保持着满员状态。“‘一床难求’的现实,说明了临终关怀目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许建华说,由于我国老年护理产业起步晚、发展不均衡、老年科护士和养老院护理员经济收入及社会待遇不高,专业护理人才以及综合资源缺口仍然很大。在他看来,对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生命的最后旅程是“一分治疗、九分护理”,特别是老人的心理。“如何尊重每一个个体,让老人心理得到理解、滋养和安慰,获得生命的光亮,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进一步要求,也是我们急需补上的一课。”
本报记者 顾星欣 李 源 任松筠
本报实习生 程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