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纪录片备受关注
可喜的是,去年以来,现实题材纪录片备受关注,有的纪录片还引发了现象级的话题讨论。
纪录片正从小众走向大众,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观众不仅可以从片中了解知识、历史,也能看到与当下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直在大力提倡反映中国人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用中国人的面貌展现国家发展进步,用中国人的奋斗故事宣传中国梦主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除了组织创作大型政论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还精心策划了《我们这五年》《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扶贫记》《中国表情》等多部现实题材纪录片,以现在进行时的形式和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记录中国5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让世界读懂中国故事
201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纪录片《一带一路》,宏观视野与微观视角相得益彰,成为纪实影像参与国家战略国内国际传播的代表作。该片播出后,海内外权威媒体反响热烈,目前《一带一路》已翻译成十几种外语在境外播出。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第三极》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购,在其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网络上播出。由央视制作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大部分观众都能“一饱眼福”。不少外国观众看完节目后专程来到中国,“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014年,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超级工程》在意大利探索频道播出后,在当地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梁红认为:“近年来,通过与国外主要传媒机构合作的方式,中国纪录片进入国际主流传播渠道,讲好了中国故事,传递了主流价值观。”6年来,央视纪录频道启动国际联合摄制项目23部,总时长超过80小时。央视纪录频道即将推出的纪录片《大太平洋》就是与美国公共电视平台(PBS)、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德国电视二台(ZDF)联合制作的讲述太平洋海洋生态资源的大制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政策和信息所所长李岚认为:“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注重加强自身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家战略的对外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纪录片在对外交流中的语态和语境相对客观,更具有国际性传播特点。”
用光影记录中国、沟通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向世界讲述中国梦,让世界读懂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中国故事——中国纪录片,使命神圣,任重道远。
据《光明日报》
纪录片《一带一路》海报
纪录片《记住乡愁》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