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改变得益于开发区推出的一系列专利资助政策,如发明专利在申报阶段即可享受补助,政策兑现一次完成等。
双林机械董事长施经东说:“公司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积极申报专利,已得到补助逾13万元。目前我们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4项,大大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今年上半年,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共申请专利1100多件,30多家企业实现专利零的突破。
“创新能力强不强,就看企业专利墙。”对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余杭良好创新氛围的一个象征。余杭以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积极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知识产权强企,加强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建设。目前,全区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500多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7家。
“2016年,全区新增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实现跳跃式增长,成为全省领头羊。”余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已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余杭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实力也有了质的提升,在去年贝达药业、诺尔康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基础上,今年华光新材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构建全球引智体系
聪明的大脑是动力不竭的智慧引擎,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创新型科技人才更是浙江发展的紧缺资源。余杭始终坚持人才为先,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保障,培养、吸引、用好各类人才。
在“海归潮”中,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码头。短短几年间,数以千计的海外英才汇聚到这片人才引领发展的先行地。
以未来科技城为代表,余杭打造了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340名,其中“国千”人才115名、“省千”人才145名,总量和年增量均居全省首位。
微泰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郑攀一直记得当年回国创业时,在未来科技城得到的温暖帮助。“怕我们不熟悉办事流程,管委会工作人员就陪着我一起到位于临平的办事大厅,我在那里看到了为入驻企业专设的窗口。我们需要厂房,工作人员就陪着我们四处选,跑了很多家……”郑攀说,“我切身感受到他们真心诚意在帮助企业成长。”
今年,余杭又推出城市人口年轻与优化计划,对不同层次人才明确不同政策,涵盖人才关心的创新扶持、人才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并围绕工作“痛点”,通过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社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解决人才最迫切需要的项目融资扶持问题。目前,仅海创园就有入驻项目630个,其中获得百万美元以上融资的项目100余个,融资总额超100亿元。
人才就是竞争力。余杭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构建全球引智体系,完善“人才+项目”招才引智模式,全力打造全国人才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