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项目有资金,贫困村则有土地、劳动力和生态资源优势,两者的结合让企业降低了成本,群众得了实惠,形成村企双赢的态势。”南阳市扶贫办主任周大鹏认为,“千企帮千村”活动把产业建设、转移就业、基础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扶贫路上,企业既是产业的“领跑者”,也是产业扶贫的“教练员”,“企业带富一大片、穷村面貌天天变”良性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呈现。
村里建起扶贫车间
从﹃怎么扶﹄到﹃我要扶﹄
“老板按计件发钱,做一束花能挣四五毛钱,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呢。”7月24日,在社旗县郝寨镇年庄村的仿真花生产车间里,女工张金玲说,自从企业在他们村建起厂房,吸引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来就业,大伙都有了稳定收入,“真是把致富路送到了家门口啊。”
张金玲上班的企业叫智赢花业,在这里上班的30多名当地工人中,有10多名贫困群众。这是一家在社旗文鑫花业帮扶下建立的小型企业,目前,设在年庄村的“扶贫车间”已达9家,每家都有各自的特色产品。
除了帮扶设立“扶贫车间”,文鑫花业根据当地劳动力分布和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工厂就业”“散户加工”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25个村4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多种模式就业,户均收入超过1.2万元。
“企业把扶贫车间建到村里后,一方面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新奥针织公司副总经理仵子厚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他们不但为贫困群众提供岗位技能培训,还为常年在厂务工的贫困户子女从高中到大专院校提供生活补助,既扶贫又扶智,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宛运集团、金冠电气、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南阳大山农业科技园等企业也不断创新帮扶模式,教育扶贫、光伏扶贫、商贸扶贫、生态扶贫等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正在各地蓬勃开展。
从“怎么扶”到“我要扶”,企业作为主体在脱贫帮扶的过程中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激活帮扶双方的潜能,形成各方多赢的局面。
据统计,1000多家帮扶企业中,有200多家企业实施了以产业为主的帮扶,400多家企业则以就业帮扶为主。“南阳是农业大市,工商业龙头企业少,因此我们侧重选取农业加工企业、合作社,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让贫困户先稳步增收,循序渐进实现长效脱贫。”周大鹏这样解读“千企”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