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流水线 央广网记者刘一荻 摄
番茄在运输、卸料时常会因为挤压和碰撞导致其破损和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导致番茄酱成品质量的下降。吴海峰坦言:“之前番茄卸车都是用塑料筐,人工卸,很费劲。但2009年以后我们就开始使用循环水进行卸料。而用来卸料的循环水则来自番茄酱生产的各个环节。”
据了解,用水卸料不仅省去了一定的人工成本、保证了番茄品相的完整,同时当于对番茄进行了一次预洗,节省了自来水。省水省电的同时,番茄酱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生产车间 央广网记者刘一荻 摄
厂房内部采用夹套式的冷却方法将高温的产品迅速冷却下来,“管子分为三层,中间的一层是番茄酱,最里面和最外面的则是用于冷却的水。”。吴海峰解释,在这一步骤中,水只会起到冷却作用,并不会产生污染,“这一部分的水还会用来洗番茄。”
厂区内用于循环水利用的装置 央广网记者刘一荻 摄
下一步,被打碎的番茄将会统一进入真空罐中煮沸、浓缩。值得一提的是,番茄汁中被“煮出来”的水经过冷却还将加入到工厂水循环的“大家庭”中。
曾经“用一次就扔掉的水”,在工厂内发挥了更大的作用。2009年,番茄制品厂在进行节水改造时,在厂区内配套修建了一万立方米的废水处理池。这里的废水经过沉降和处理后,大部分被用于园区内植被的灌浇。现在的工厂内一片绿意盎然。
厂房内部水循环管道 央广网记者刘一荻 摄
依靠张掖市高台县种植的高品质番茄,中化的番茄制品远销海外,成为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家庭和餐馆中的常备调料。
近年来,张掖市高台县推进了一系列节水新举措,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让循环水巧变工业、环境良性发展的“活水”,为企业的发展和资源节约增添了新动力。类似中化番茄制品厂的节水企业正在高台县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