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萍不但热情接待了他,还去法院查阅了近10年的离婚宗卷,在一堆堆材料中细细查找,最终找到相关档案,凭借一纸离婚证,为这名村民办理了每年960元的独生子女奖励扶助金。
事情传开后,村民们看詹萍的眼神就慢慢变了。
短短半年时间,詹萍挨家挨户、起早摸黑地走访,跑遍了全村1763户家庭。几年下来,她记录了整整29本民情笔记,解决群众诉求纠纷不下千余件,掌握了相当完善准确的村内情况。
这些数字背后的付出,江藻村党支部书记金国中最清楚:詹大姐进村,鞋子从皮鞋换成布鞋,布鞋换成拖鞋,有几次还忍着脚肿的疼痛继续走村入户。“为了帮村民们调解矛盾纠纷,又有谁知道她暗地里流了多少眼泪!”
你解开群众的心锁,群众就会打开门锁。詹萍的故事,在安华镇勤荣村驻村干部、90后黄徐天娃那里,得到共鸣。
有一天,黄徐天娃到一名老上访户家中走访。主人把一个带有灰尘的小板凳递给她时,这个刚驻村不久的小姑娘一屁股就坐了下去。老上访户事后对村民们说:“就冲她这样,我今天就和她说了说心里话。”
如何走进群众内心?其实,听不懂勤荣村方言的黄徐天娃也一度很苦恼。但如今,凭着用心和耐心,这些都已不成问题。
她还用了一年时间,逐步打开了一名年过八旬的老信访户的心扉,使他从曾经对乡镇干部非常不信任,到如今能与乡镇干部心平气和地沟通。几名老乡镇为她“点赞”。
“干部下乡要带着感情。不给基层添麻烦,不给老百姓添负担。只要我们真正为他们费了心,出了力,谋了利,老百姓自然会把你当亲人。”黄徐天娃感悟道。
确实,群众心里有杆秤。
怎样摆正自己位置
短短半年时间,就完成安华镇湖头村景家坞自然村70多户村民的整村搬迁签约工作,村里干部群众齐刷刷给“洋哥”竖起大拇指。
“洋哥”叫代远洋,是该村驻村干部。这名江苏来的“外乡人”,早已被村民当成了自家人。
“这跟‘洋哥’爱到村民家‘蹭’饭有关。”安华镇党委副书记王增笑道。
这是“洋哥”的绝招秘笈。
“洋哥”蹭饭非常讲究。首先是频率比较高、“脸皮厚”,因为他要通过蹭饭,蹭出感情,蹭出村情。其次,蹭了饭一定要还。“在村民家里吃过饭后,我会在心里记一本账。平日里带几个菜、捎瓶酒去蹭,或者逢年过节时,送去油和肉,这样就巧妙地付了饭钱。”代远洋说,“一家人一起吃饭说的家长里短,其实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有些场合还不太容易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