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调结构 外拓市场
市场冷暖,瞬息万变。时间回溯到5年前,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伴随着煤炭价格断崖式下滑而宣告结束。直至去年年中,煤炭市场依然前景不明。“三去一降一补”成为陕煤集团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在过去的3年中,陕煤集团共关闭了18处矿井,退出落后产能1815万吨,占全省退出落后产能的62%。在果断“退”的同时,集团适时有序地“进”。通过内部减量、区域协作等措施,在陕北、彬黄矿区新增7个优质产能项目,新核准产能2620万吨。
目前,陕煤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只有25%,发展空间较大。集团持续发挥3个上市公司的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此外,集团已落地债转股资金270亿元,已落地债转股融资额达到全国总规模的50%左右,为全国推进债转股工作积累了经验。
此外,一种名为110-N00采煤工法的新工艺在神南矿区和韩城矿区率先采用,黄陵矿业实现了井下智能化无人开采。在转化利用方面,集团坚持错位石油的煤化工方向,在榆林地区规划了大型煤炭综合利用和转化项目,每年可转化利用3000万吨原煤,最终形成纺织、建筑装饰、包装、汽车等生产所需的大宗材料基地。
记者获悉,随着7个新项目的逐步投运,陕煤集团的煤炭产量将达到2亿吨。为拓展煤炭销售市场,集团与重庆市政府以煤炭产能置换为突破口,开创了“产能置换+保障供给+物流投资”的合作模式,既拓展了西南区域销售市场,又打通铁矿石、磷矿等生产资料由海入江,再由重庆港经铁路运输回陕的快捷通道。
3、新战略:以煤为基 能材并进
煤炭市场跌宕起伏的变化让陕煤集团看到了围绕煤炭纵向布局关联产业链的风险。过去几年,“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相关多元互补发展”的战略适应和引领了集团一段时期的发展,但也蕴含着“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以科技和资本为驱动,去杂归核,错位创新,努力把陕煤转型成为一个煤炭优势明显,能源和材料主业突出的错位多元企业”成为陕煤集团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为此,集团提出了“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模式。
杨照乾在今年年初陕煤集团职工代表大会上详细阐述了新旧发展战略之间的演进关系——陕煤集团必须从“以煤独掌天下”走向“适度相关多元”;再从“适度相关多元”向“错位多元发展”转型跃升。也就是从围绕煤、配套煤开始,向超越煤、错位煤转型,打造非相关的多点支撑的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