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通辽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这座城市里,各种规模的非遗展演已经成了市民生活的日常,整天跟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零距离接触,即使热衷于网上冲浪的年轻人也能信手拈来。
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之一,自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至今,通辽共有包括蒙古四胡、安代、乌力格尔在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人。让非遗“活”在当下,是通辽非遗保护者全力以赴的目标。
科尔沁草原是蒙古四胡的发源地。从沙丘绵延的库伦到风景秀丽的科左后旗,从广袤无垠的扎鲁特草原到多情的孝庄故里,曾到处飘荡着四胡浑厚、苍凉的旋律。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蒙古四胡逐渐被边缘化,非遗保护中存在的“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问题,正在慢慢逼近。
不仅要让非遗在传承人身上“活”起来,更要让它在民间“火”起来。四胡是蒙古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乐器之一,挖掘、继承蒙古四胡文化,就要让它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场”。近年来,小到校园、社区、乡村,大到各景点、各大赛事演出,让群众对蒙古四胡的喜爱日渐高涨。在濒临危境之后,有着悠久历史的蒙古四胡,如今在科尔沁草原上涅槃重生。
王昭君传说、蒙古族那达慕、科尔沁叙事民歌、安代舞、传统戏曲二人台、鄂温克鹿棋、纸偶哈尼卡、蒙古族马具……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美好记忆”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蕴含着草原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如今已经成为内蒙古大地上的文化宝藏。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37名,每一项非遗都带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争强斗胜的蒙古棋艺,引人入胜的民族歌舞……作为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向世人展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活动;哈达定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在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非遗文化——鄂尔多斯婚礼舞台剧每天都在上演;在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庄枕已经成为最走俏的旅游商品;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集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品牌宣传和非遗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已经成为游客必去的地方。
在每年的“草原文化遗产日”前后,内蒙古都要举办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160多名各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320多个各级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展览通过还原生活场景,采用实物、实景展出,突出非遗活态展示与互动体验的方式,立体化、全方位展现内蒙古非遗保护传承成就,原汁原味地呈现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