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受质疑成虞
在主导权之争与数据难以获取之外,百度“阿波罗”计划也面临所有自动驾驶企业以及互联网造车企业共同面对的安全问题。首先,对于以开发、测试周期长、安全性能要求高著称的汽车产品来说,百度“一个人花三天时间,使用Apollo1.0就能开发一辆拥有基本能力的无人车”带来了便捷,但也伴随着是否安全和能否经受考验的质疑。
同时,在百度高调宣布“阿波罗”计划之日,那辆由百度和博世联合开发的“苏”牌自动驾驶汽车,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质疑。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辆车行驶中不仅跨车道行驶,虚线并线,挤压正常行驶后车的路权,更有甚还实线并线,侵占了正常行驶后车路权。
这显然与陆奇所宣称的“在百度CreateAI开发者大会上,我们展现了百度的AI平台和生态系统的领导地位”并不完全相称。“有人只局限于说我们能让一辆车自己跑起来,有人说三天可以把自动驾驶程序做出来,但是如何量产,如何考虑到人的安全性,为所有的生命负多大的责任,这些都要考虑进来。”一位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
在他看来,自动驾驶不仅要注意单车的安全性能,还要具备把这种安全性能进行复制的能力,并保证这种安全、可靠的性能可以持续8-10年时间。
“要保证一辆车10年的生命周期不出问题,需要测试上的创新和后期在线升级的能力。另外,信息系统安全也变得非常重要,比如一个非常有名的汽车黑客CharlieMiller,一年中在优步、滴滴和通用汽车换了三个工作,(这一人才的争夺战)显然表明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吴甘沙说。
今年9月,百度还将发布更多的模块,主要是对于障碍物的感知、路径的规划、地图的规划,同时也会支持对摄像头跟雷达的支持。业内翘首以盼的同时,在一些企业看来,百度“阿波罗”计划在距离其理想中的“车界安卓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CT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如果Apollo的底层平台(RTOS)比ROS好、效率高,并形成行业标杆,整个生态内部合作的可能性相当大。所以,百度还需要拿出更多实质成绩,通过与汽车厂商、Tier1的合作开发出比当前市面上效果更好的自动驾驶产品。如果没有这些作为支撑,那么Apollo计划将失去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