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波告诉记者,从前的灞河就是一条普通的河流,水环境并不复杂。但现在的灞河已经被改造建设成为水体景观了,河中心最深处有10米深,而且由于过去挖沙导致现在的河床很不稳定,河道里面形成了淤泥,很可能人在岸边走着,就陷进淤泥里了。另外,水深导致水面和水底温差很大,不像在游泳馆里面水是恒温的。人在河里面,胸口这一部分的水是温的,以下部位尤其是腿,是在冷水里的,这就很容易抽筋。游泳的时候一旦抽筋,急救时间也就那么两三分钟,没有多年的野泳经验是处理不了的。
据了解,在“河长”制实施之前,灞河的管理就有一定的制度,“河长”制实施之后责任义务就更具体了。现在,浐灞生态管理局与生态区管理办,原则上以河道中心线为界,对河道和水面进行共同巡查。但针对野泳,由于无法可依,不像电鱼、捕鱼、挖沙、乱搭建等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虽然今年加大了宣传力度,现场劝阻也有明显的效果,但仍然阻止不了7月30日两个小孩溺亡这样的事故。
疏堵结合防止野泳事故发生
野泳安全问题绝非灞河独有,西安几乎所有河流湖泊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每年的夏季,群众亲水、游泳的需求旺盛,一些河流湖泊也就成了事故的高发地。悲剧在重演,但似乎并没有起到警示的作用,这背后不仅仅是安全的问题,更是如何解决群众合理需求的问题。
游泳爱好者李曾琦对记者说:“如果偶尔有人溺亡,可以说是意外事故,如果每年都有那么多人被淹死,那管理方面肯定也有一定的问题。”
“下河游泳者个人首先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最起码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市民徐莉莉说,“同时,群众有需求,就要寻求解决的办法,像亲水、游泳这类需求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游泳场馆和亲水场所。”
“灞河在治理改造之初是有考虑建设类似沙滩浴场这样的亲水场所,但最后为了行洪安全没有建设。”韩波告诉记者,虽然浐灞目前没有政府主导的游泳场馆和亲水场所,但正在建设的广运潭公园规划了一些亲水场所,不久后市民就可以到那里消暑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