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的高楼数量与密度远不如曼哈顿,尽管北京并非国家金融中心,但金融行业依然是带动北京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金融街在北京扮演的经济角色与外界对它的想象,与曼哈顿之于纽约、纽约之于美国类似。但金融街的历史很短,到1992年才建成,在2008年,才提出要将金融街建成首都金融主中心。
也正因此,很多人将其看作“北京城里的金融街”,而非“金融街衍生出的北京城”。曼哈顿则不然,一方面,格林威治街、第五大道及帝国大厦周边组成了纽约的CBD,曼哈顿集中了全纽约最好的金融资源,而并不像北京的CBD和金融街是分离的关系。另一方面,曼哈顿经济立市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老牌的金融街区之一,有非常成熟的经济活动流程与组合群,非后发国家的首都的金融街区可以比拟。
后发国家的现代性时常由外界刺激而产生,在摩天楼布局和建设上也呈现类似的特征。但鉴于历史建筑的存在及其崇高的象征意味,北京金融街大楼的光彩时常被不远处的紫禁城建筑群夺去,只是在谈到现代性的时候,人们更习惯于脱离历史语境看待。其实,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现代性特征不可能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是它独特的风貌,这与让人联想到不断攀升的天际线、不断加速流逝的时间感的西方现代性有着显著不同。
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从建筑空间上看,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平面舒展的形态,而西方建筑形态追求“向上”“更高”的步伐从未停止,步入现代化后,这一建筑理念自然转化为对摩天大楼的追求。追根溯源,有学者认为,这与西方重视宗教建筑有关,而中国的建筑目的基本着眼于生活实用,宗教建筑较少;与此同时,平原地形和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巨大,尽管几千年来朝代不断更迭,但建筑理念不断融入了国人的文化基因。
只是,这一传统随着西方建筑风格的闯入而改变。吊诡的是,国人讲究中正平和,对称的建筑格局、封闭性的建筑空间,本来是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理念,它与包豪斯建筑风格的统一、秩序感、机械感和集体色彩“不谋而合”。尽管后者被一些后现代主义者批评为呆板无趣,但不可否认,包豪斯在一定历史阶段里,与西方社会咆哮前进的现代化、资本化过程息息相关,当后发国家向看似乏味的包豪斯建筑学习时,“工业党”和集体化的话语主宰者,会从中感到震慑的力量,以及效仿的动力。俯瞰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区,千篇一律的灰色居民楼,似乎给人以美学上的失落感。但它对居民的实用性,以及在助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价值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