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翏生盨,除其略呈长方形外,外表的突出特征是器身均匀分布条形纹饰,刘俊勇说:“这种纹饰又叫瓦沟纹,是那一时期青铜器的重要纹饰。”
由于受西周晚期青铜器铸造风格的影响,翏生盨的文字给后人提供了更多那个时候的场景。比如,对于翏生跟随周王征战的事,翏生盨不仅交代了地点,还用了“执讯折首,俘戎器,俘金”9个字,具体讲述了翏生建了哪些战功,包括打探军情,上阵杀敌,还缴获了很多器物,收缴了很多兵刃等,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征战的经历。
刘俊勇说:“研究青铜器的铸造年代,仅仅看铭文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可靠的历史文献相结合来分析。”
据介绍,从《古本竹书纪年》所记内容看,周厉王征伐淮夷发生在周厉王三年,即公元前851年,这一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也就是说周厉王不仅没有亲征,而且也没有打胜仗。
周宣王即位后,淮夷叛乱得到了根本解决。《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六年,召穆公帅师伐淮夷。王帅师伐徐戎,皇父、休父从王伐徐戎,次于淮。王归自伐徐,锡召穆公命”。正是在周宣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822年,西周军队消灭了淮夷的冉、翼、铃、达四位首领,获得俘虏、牲畜及财物,取得战功。此战过后,淮夷彻底臣服于西周。
有着以暴虐闻名史上的父亲、搞出“道路以目”典故的周厉王,和以特别昏庸闻名史上的儿子、搞出“烽火戏诸侯”典故的周幽王,周宣王在西周史上还算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天子。《史记》这样评价他:“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也就是说周宣王即位后,修明政事,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诸侯又都尊奉周王室了。
对于周宣王时期西周国力的短暂恢复,历史上也有个评价,叫做“宣王中兴”。
□本报记者/郭 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