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固然是不法分子的贪婪,但也事出有因。在我国新版营业执照上,只标明注册资本,并不注明实缴资本,而且在国家工商登记公司系统上,是否公布实缴资本也是实施自愿公示原则。实缴资本有可能是一个公众无法了解的黑箱。这等于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钻政策空子的漏洞。
由此不难看出,带来骗子的根源不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而是其中存在认缴金额等信息不对称问题。“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指的是“残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核心是不对称信息导致了消费者可能买到“柠檬”,进而出现市场的低效率,市场失灵。消除“柠檬市场”的最根本办法就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从市场经济公平的角度来看,市场中的各个主体信息公开透明也是公平正义的要义所在。
从商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初衷来看,实施认缴登记制核心在于降低准入门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激发市场活力,而不是刻意维护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不仅不能带来市场活力,只会带来市场混乱。因而,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补上“信息不对称”的短板,在所有涉及注册资本的地方都应当公示真实信息,以免误导消费者或投资者,从根本上讲这也是维护改革初心、为改革善意保驾护航之需要。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公众要明白一个道理,注册资本只是公司实力、诚实守信的一小部分内容,即便在商事制度改革之前,也存在虚假注资、抽逃注册资本等现象,而实施认缴制则有效避免了消耗司法资源、降低市场经济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公众切莫盲目迷信所谓亿元注册资本,而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也是相关部门今后需要长时间努力的重要方向。
(作者系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