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她一个大学同学填高考志愿,想到动车车程仅一个小时的江南城市读大学,且承诺回家就业,父母都没答应,理由是——“就算距离不成问题,但毕业求职时,你的异地学历比不上本地大学的天然优势”。同时,父母还真诚希望,她能填报自己当年的高校。
又比如她的闺蜜,能力过人,尤其擅长大型活动策划,老师都赞许她若留在一线大城市,必定前途无量。然而身居三线城市的闺蜜母亲,非常恐惧女儿漂泊北上广,从闺蜜大一开始,就天天唠叨“回老家当中学教师”“与父母同城生活”方为正道。
甚至某一年,当闺蜜正在出国游学时,她母亲看中一套老家的房子,竟然连打十几个跨国电话,让她立即收拾行李飞回国内,速签购房合同。虽然甚感荒诞,闺蜜还是照办了。“母亲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求一个心安罢了,确认我会听她的话,乖乖回家工作。”
目睹了周围同学、闺蜜的种种经历,我的朋友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父母。如果许多“中国式家长”是站在一个竭力“求同”的极端,那她的父母就身处另一个极度“求异”的极端。朋友这些年的成长,虽说基本上“follow heart”,但细细回想,这条路不也是父母另类强力作用的产物吗?
这类父母,本着开明的初衷,力求子女精神底色的“独特”,追求下一代异于自我的发展进程。以相似成长模式为圆心的视野范围,被父母早早“屏蔽”掉了。父母选择让子女看到的世界,是经过了有心的过滤和删减,挖去的是自己的倒影……剩下来的,则是“n-1”的人生选项,任你自由挑选好了。
那么,这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子女获得的是不是最好的人生?
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无论父母是求同还是求异,两种极端点各有心理支撑的立场和缘由。子女选择未知的路,之所以令那么多父母忧惧,是因为人心本能对自我保护机制、对安全退路有着深度依赖。子女的境况一旦超出经验所及,父母即陷入不确定性的焦虑之中。他们自信于已知经验的稳固性,对未知毫无招架之力。
然而,也有父母截然相反。他们对子女教育所产生的辛苦和恐惧,来自对“相同”这件事的激烈排斥。这类父母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心理上通常会高度聚焦个人经验中的负面信息、消极影响。他们坚信,如果子女选择走熟悉的旧路,必然少不了吃苦头。子女会为了服从相似的规划而时刻矫正,时刻剪裁自己的心性,去勉强适应“正确”的形状,似曾相识的困境会再次上演。这是父母害怕见到的。
后者的心态,害怕子女重复自己的成长轨迹,于当下可谓难能可贵。但是,这种心态的出发点,最好是源于父母由衷的“自由理想”,希望子女随心所欲规划人生蓝图,而不应来自父母自己的成长“阴影”。
正如我朋友所经历的那样,她时常感叹,假如早在少年时代,父母从未历数职业状态、求学城市的诸多弊端,也许她会自然而然爱上长辈的工作环境,会在省城发现日常之美,甚至可能享受与父母同城相伴的乐趣。
人总是积极设想从未拥抱过的另一种可能。生活没有绝对好坏之分,自由才是人恒久喜悦的关键动力。就算是错误,理应由自己甘心排除掉,经他人代笔过的人生答卷,终究缺了一点无怨无悔的幸福。《七月与安生》中林七月母亲那句“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辛苦的”,只说对了一半。辛不辛苦,都让女儿自己选,独立承担对错与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