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有人说这些都没发生,都是男主想象出来的,这说的过去吗?
那所有场景、所有人物也都可以是他想象出来的,这片子还有逻辑可言吗?
所以,客观视角展现的“杀人‘’情节意味着事实。
可为什么影片最后,男主所有的“杀人”事实又好像完全没有存在过似的?
——这是因为,导、演、拍、乱、了。
呵呵,玩笑了。(不过谜语君确实认为,看不明白一部影片不一定非得做自我检讨。)
应该这么说,那就是贝特曼杀人的事实之所以被掩盖,起初是因为他设计了一系列诡计;而后来,当他崩溃打算认罪时,又被他身边所有人的谎言合力给压了下去:
房东为了高档住宅能继续出租,不会承认甚至清理了房间里的尸体;
律师只想挣钱不想招惹麻烦,死活都把他的“认罪”说成是个笑话;
警察和保安是在与不明身份的罪犯交火中牺牲,案件将成为悬案;
妓女、乞丐被视为社会的“渣滓”,他们的死活无人问津……
这才是本片既合理又荒谬的逻辑。
可以说,导演拍了一部寓言式的影片。
注意,贝特曼的身份,并非美国真正意义的的富人,只算是所谓中产精英。他虽然不是社会权力的掌握者,但无疑是社会运行重要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