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里弹月琴的刘利是杨光闪的妹妹,据她介绍说,父亲手下的100多名弟子参加了黔南州60周年州庆演出。在平塘本地的学校还开设了学习班,聘请的老师也是她父亲的学生。刘利说,现在国家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了,所以大家又都喜欢学习这些文化了。
目前,仅平塘县就有100多人在研习八音弹唱,年龄最小的不过十一、二岁。而不仅布依族本族人,就连嫁入布依族的外族阿姐们也都纷纷遵从夫家的传统,学起了八音弹唱。杨光闪的妻子罗仕芬是苗族人,极强的音乐天赋加上对八音弹唱的喜爱,让她自打嫁入了杨家,就很快地拿起了八角琴,加入了丈夫的弹唱团。现在,他们20多岁的儿子也在学习八音弹唱了。
去年,杨光闪的八音弹唱团去了广东佛山、湖南长沙,前年还去了广西,把布依文化唱到了周边的省份。姚秀斌说,参加完今年“六月六”赛歌演出,他们还不能回乡休息,马上又要奔赴下一场演出了,而这场演出的规模之大让他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7月2号我们马上要去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去那边演出一个星期。主要是为了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我们也是代表整个贵州省,代表我们黔南县去的,希望能拿一个好成绩。为了把这个八音弹唱向全世界推广,我们就到处去宣传我们地方的文化。”
杨通怀老人作词作曲的歌谱
尽管今年的“六月六”歌会在一阵又一阵的小雨中进行,但这阻挡不住周边几千名村民甚至外地游客前来观看。而两个多小时的表演还不仅仅是“六月六”歌会的全部。在歌会之后,还有更多数不清的村民小团体自发地在田边路旁,在历史悠久的风雨桥上,甚至登上为歌会搭建的舞台,继续唱着自己民族的山歌。在这些地方,有没有华丽的演出服并不重要,年龄性别也不是问题,人们全都发自心底地吟唱着最朴实、最原生态的旋律,并不着急离去。
皮耶罗·切拉罗西是一位超级着迷于中国文化的意大利人,十年前他曾和摄影家朋友一起来到贵州东南部探访那里的苗族、侗族和水族村落,如今再次登上这片土地,又一次听到熟悉的贵州民歌,他感触良多。“我虽不是音乐方面的专家,但是我特别享受这些山歌,特别是我们最后在桥上听到的那两位老阿妈的演唱真是令我感动。虽然我一个词都听不懂,但她们唱得真情流露。我印象中的贵州要比现在穷,十年前的贵州行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种与众不同的轻松生活方式,就像慢动作下的世界一样。今天早晨我看到了贵州城市里的新式居民楼和现代的家具等,所以我相信这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我还是很怀念以前这儿的那种生活方式。当然,最好是能在发展和传统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一曲《好花红》凝聚了布依人民生活和劳动的智慧,在布依族人中广为传唱,如今已经变成了惠水的一张名片。山歌不离口,文化续绵长,穿城而过的涟江水承载着布依人的独特文化,润泽着一代又一代贵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