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仍然留在内地,但是一般的技术人员,内地已经培养出来了,所以形成了两方面的分化:有能力、有技术的继续发展地很好,一般的人机会就相对少了,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电影人来说,由于香港本土制作产量下降,机会就变少了。所以香港一度出现所谓人才掏空的现象。这个是很明显的。
但经过我们的努力,包括电影界和特区政府的努力,培养了一批新人,这两年又恢复了一个上升轨道,新导演涌现了一大批,同时制作量也逐步回升。香港本土电影制作产量上升,虽然总体投资额增长不是很大、都是小制作,但起码电影人还是有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同内地的合作,电影合拍片去争取内地市场,数量仍然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在内地的影人发展地很好。从2007年到现在,内地的十大卖座电影平均超过一半都是香港和内地合作的,说明香港电影人对内地市场、尤其是对内地的电影发展,仍然是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
记者:回归二十年来,香港和内地影视业的合作愈加深化。您能否评价一下这样深化的情况?
马逢国:这个分几个方面说吧。首先第一个是题材。合拍片的题材在开始的时候,当时内地对电影创作仍然有一定的题材限制,香港一些创作人不适应,所以那时参与的合拍片很多都是历史题材、动作题材,这样触碰到红线的机会不多。这几年慢慢出现了更多当代、现实的题材,这是好现象,说明香港电影工作者慢慢适应了内地市场,也能掌握一定的题材框框,大家都能在制度底下很好地发展。而另一方面,另外一批人则选择留在香港,拍一些香港题材为主的、粤语为主的电影,成为另一种类型,即所谓港产片,也慢慢发展成为相对有很强本土特色的电影。
记者:所谓合拍片时代来临之后,有人担心本地影业会一蹶不振。合拍片时代的来临对于香港本地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马逢国:总的来说,我认为非常正面。以前内地市场没有开放的时候,香港的创作人、电影工作者的目标只能锁定本土几百万人的市场和海外华人市场,个别动作题材的电影还有国际市场。而当内地市场开放,通过合拍,对很多电影人来说,一下子他们那个世界扩大了很多,创作空间大了很多,市场大了很多。现在动不动就一个亿、两个亿的预算,以前对香港电影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都有机会了。以前只能构思、但是拍不了的大片子,现在都能拍。
当然挑战也很多,内地观众口味和香港不一样,对香港制作人来说,要适应新的观众群、那么庞大的观众数量,他们要做很多自身的调节。但是我觉得,总体实践下来,是越来越好了,香港电影人越来越能掌握情况,信心也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