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当健身教练的颜亮来自山东烟台,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家乡,姑娘们要在端午节前赶制香包,“那段时间街上会有挑担子卖杂货针黹的,大小姑娘们会买各种彩线,在端午节前的几个夜里赶制香包,就是放上香的艾蒿,还有其他的香草,缝制荷包,然后穿上彩线。端午节那天,姑娘们与小伙伴交换荷包表达友情,或者送给心仪的小伙子表达爱慕之情”。
除了上述比较大众的习俗,各地还有端午节的地方性民俗。在北京上大学的程菲告诉记者,山东潍坊老家的习俗就是端午节看闺女,“这一天父母会买了礼品去出嫁的女儿家吃团圆饭,看看女儿在婆家过得好不好,但是现在这个习俗被一些人指责为‘倒孝’,这就让人很难理解。现在,只有一些家庭保持这个传统,大多数早都不看了”。
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悉,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理由正是因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过端午节,很多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样的感受“索然无味”。
不可否认的是,端午节的“身份”与其被“瘦身”为粽子节的现实有些不符。
“在现代城市社会,传统的节日像是被晒干的咸鱼,缺少了文化韵味,只剩下干枯的形式。这也许是一些人觉得传统节日乏味,更愿意过洋节的原因。”穆荣说,社会发展演变的趋势无法阻挡,但不意味着传统的文化、习俗会消失,“我们每个人学到的历史、受到的教育、读的诗词歌赋,都有着古代文化的影子。对自然的热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之中的。那些传统文化习俗总会找到一种方式,与现代文明融合”。
各地立法保护传统文化
对于立法者来说,也早就意识到了端午节等传统文化保护问题。自2000年5月《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公布开始,到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涉及端午节等传统文化保护的非遗立法在我国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此后,各地也进行了相关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