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让曾庆存最欣慰的,还是他的研究工作能在中国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中发挥作用。
曾庆存说,中国对于灾害预测和防治非常重视,开始得也比较早,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跨部门的联合机制“国务院防灾减灾办公室”,从监测到预报再到救灾全面统筹,取得非常好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台风频繁在我国沿海登陆,但很少发生人员伤亡。2014年7月18日前后,超强台风威马逊在广东登陆,因监测、预报准确,防治措施得力,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不过,让曾庆存感到焦心的,还是每年春天就必须作出并提交的对于长江流域夏季降雨量的“气候预报”。因为大气运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控制因子很多,“气候预测”时效要求又长,不确定的因素甚多。而“数值气候预测”开展的时间较晚,经验较少,可供统计分析的预测样品太少,把握就差些。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成功作出跨季度数值气候预测、也是最有成效的国家。
(四)
曾庆存认为,中国在世界气象事业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很早就参与到世界气象组织各项工作中。在气象领域,中国也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包括培训、数据共享等。他本人也积极参与这些国际合作当中,巴基斯坦气象局长就曾是他的博士生,跟着他学习工作了五年。
曾庆存非常关注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他说,中国气象局已与世界气象组织签署合作协议,确保为“一带一路”提供理想的气象服务。“百业气象为先”,“一带”与“一路”的气候状态截然不同,“一路”湿润多雨,多台风和暴雨造成的灾害;而“一带”则干旱少雨,缺水,多沙尘暴和风灾等。不过他对我国和沿线各国能做好“一带”、“一路”的气象服务充满信心,我国的气象学者会努力研究,作出贡献。
曾庆存写过一篇杂文《曾氏宗风》,文中说到:曾姓是大禹的后代,传承大禹治水的基因和精神。曾姓的历史名人们之所以成名,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具有“坚持”这种精神,有远大目标,克服困难,奋斗不懈,实现理想。他说,他自己的成功,就是来自于前辈们创造的条件,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以及目标和坚持。这也是他一直到现在还“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