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派“外交酋长”
早在拉夫桑贾尼执政期间,欧美国家就已经瞄上伊朗的核设施建设。2002年,美国公布有关伊朗核设施建设的卫星照片,导致伊朗核问题急剧升温,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为缓解伊核问题给伊朗带来的一系列压力,哈塔米政府任命身为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的鲁哈尼出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2003年至2005年,在鲁哈尼的努力下,伊朗经过多轮谈判与英、法、德三国就暂停铀浓缩达成协议,缓解了西方对伊朗核项目的压力。鲁哈尼的外交才华初露锋芒。
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鲁哈尼温文尔雅,张弛有度,进退自如,令人惊叹。他的语言能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除了波斯语、阿拉伯语外,他还能讲英语、德语、法语和俄语。这与他深厚的学养以及留学欧美的经历不无关系。
1972年,鲁哈尼从德黑兰大学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此后,伊朗境内伊斯兰革命风起云涌,鲁哈尼因从事革命活动得罪巴列维王朝而离开伊朗。他前往英国格拉斯哥继续法学学业。其间,他还奔赴法国,聆听当时流亡法国的霍梅尼的教诲。不久后,随着国王被废,鲁哈尼回到伊朗。后来,鲁哈尼担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期间再度赴英继续学业,并于1995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留学经历使鲁哈尼熟知欧美国家的政治意识和思维模式。在出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期间,鲁哈尼采取实用主义立场,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与西方的分歧,同时强调不会放弃核权利。鲁哈尼认为,好斗无益于伊朗人民,关键时刻要审时度势,既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灵活务实地应对问题。而他取得的一大外交成果,就是以承诺不研发核武器和冻结核活动,换取了西方国家不再反对启动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2005年8月,保守派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上台后,鲁哈尼被免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和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职务。由于艾哈迈迪-内贾德政府在伊核问题上表现日趋强硬,并重启铀浓缩项目,伊朗与西方国家一度剑拔弩张,甚至逼近战争边缘。
审慎的“政坛高人”
卸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和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后,鲁哈尼出任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下属的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八年间,鲁哈尼韬光养晦。
2013年6月,鲁哈尼在总统选举中一举获胜,同年8月宣誓就职。经过保守派政府的八年执政,伊核问题谈判没有进展,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长期的制裁也使伊朗国内经济困难重重。在竞选中高举“审慎和希望”旗帜的温和派政治家鲁哈尼让伊朗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