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出国种粮的黄泛区人在塔国获得首次丰收。见到黄泛区人所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当地标准3倍左右,前来参观的塔国农技人员纷纷称赞。去年8月,技术人员在塔国开展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接近600公斤的2000多亩夏玉米喜获丰收。由此,中国农民也开了当地农业“一年两熟”的先河。
农业投资走向海外
近年来,中国农业领域双向开放不断加深,不仅进口农产品增加,而且农业企业赴海外投资亦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开放趋势。
作为中国最大的苜蓿颗粒供应商,张仁武目睹了近年来国内一波又一波的苜蓿荒。随着近年来中国奶牛越养越多,作为优质蛋白饲料来源的苜蓿草一直供应紧张。几年前,张仁武花了1000多万美元在犹他州北部泽森小镇买下了一个13万多亩的农场,这比他在国内经营了十几年的农场大了好几倍。张仁武说,他要把海外的阳光、土地、气候、水资源等优质要素充分利用起来。
事实上,中国农业有足够的技术盘活海外优质农业要素。例如,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就将新疆的耐盐小麦品种引入当地种植,最终在当地人眼里不能种粮食的地方种出了粮食,并且比当地肥沃土地的小麦产量还要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农业投资也是形式多样。据了解,目前一些大型中国农业企业倾向在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等地投资规模较大的种植园;或者在其他国家投资种植水稻、木薯、芝麻等作物,一部分供应当地需求,另一部分输送到中国。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农业经济潜力巨大。据了解,在俄罗斯做土地开发的中国公司中,来自农业大省黑龙江的企业占据绝对主力。黑龙江农委相关信息显示,东宁县境外农业开发区域已经拓展到俄罗斯6个州25个区。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上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也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农业合作基地。三年前,中国有关单位与乌克兰农业公司KSG Agro签署协议,后者将向中方提供10万公顷农田用以进行农业合作。这一投资将使乌克兰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未来,中方可在双方商定好的农田上种植作物并养猪。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尽管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还处于试探性阶段,但农业企业到海外种地,无疑开辟了企业新的能源生产基地,拓宽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上的农业项目建设也带动了一批中国农业技术、设备和劳务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