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模式也许容易复制,但创作者必须很动情很投入,才拍得出这样有煽情效果的眼睛。
在摔跤手爸爸第一次讲述“五分很难很罕见”的时候,我就猜到最后一定会用到这个来取胜。但决赛的那场戏,我还是被剧情催出了紧张和激动。
套路做到纯熟极致,还是很得人心啊,让观众无法拒绝。
————————
《摔跤吧!爸爸》整个剧组都非常敬业。
拍好这部摔跤传记电影,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感,无论是摔跤部分还是演员的年龄状态。
阿米尔·汗片中四位“女儿”为了演好摔跤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训练半年多。
演少年吉塔的演员Zaira Wasim进组时十分羸弱,面对压力也有点脆弱,所有人都深深怀疑她行不行。
而到了电影中效果很惊艳了,有这种惊人气势和爆发力,和之前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分不开。
其实年轻演员训练时内心深处叫苦连天。而伤了痛了都忍着不敢出声,因为太珍惜这次机会了。
演青年巴比塔的Sanya Malhotra为了电影里面的一分钟不到的摔跤镜头,居然也跟着训练了九个月。
演青年吉塔的Fatima Sana Shaikh训练期间骨折了。而她却因为拖累剧组而感到很愧疚,“感觉糟糕透了”。
后面一些拍摄都是克服着伤痛上阵,可只要摄影机对着她,她就是所向披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