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岁时,徐静蕾千里迢迢从母亲老家带回一只小奶猫,谁知父亲不准养,理由是“养宠物耽误时间”。过几天放学回家,她发现门口拴了一只鹅,一问居然是父亲用猫跟同事换来的,而没过多久,那只鹅就上了他们家的餐桌。
长大后徐静蕾在自己家里专门用一个房间来养猫,最多的时候同时养了11只!
穿衣打扮同样被认为耽误时间,小时候徐静蕾穿衣服,只要被父亲发现是新的,接下来几天就必定要接受他的语言轰炸,“你是多读了几本书了吗?怎么就穿衣服这么积极?”
到后来徐静蕾自己有了经济能力,她就报复性地开始买买买,“看什么就买,想买什么就买,不想买也买,就是觉得还行的也买。”
父亲的严肃面孔一直存在于徐静蕾深深的脑海中,刚出道时,她都不太情愿接受采访,每次和记者聊着聊着,她都会突然心里一紧,提醒自己说话要小心。
因为她总觉得父亲一定会在某个地方看到这个采访,然后像小时候一样突然冒出来,批评她哪里又说错了。“家长太强势,我心里绝对是埋下了渴望自由的种子,所以我现在生活很自由,甚至我矫枉过正地要求自由。”
在父亲的“压迫”之下,上大学之前徐静蕾都是一个乖宝宝,当然也从来没发过明星梦。直到现在,老徐都觉得自己当初考北京电影学院是“源于某种无法解释的偶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17岁那年,我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偌大的北京城去学画,一心要考中戏的舞美系和工艺美院,却名落孙山;当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时,我愣是被拒之门外。没想到出来的时候遇上一位导演,误认为我是表演系的学生,我猛然动了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念头。”
考才艺时,她一支舞都跳不完整,“就瞎比划,老师让我跳个快点的,但是我不会啊!老师就说,你跑一圈吧。”然后徐静蕾就跟着钢琴老师的节奏跑了起来——脑补一下那画面,也是蛮有喜感的。
结束时老师对她说:“你不要报别的学校了,我们收你!”看到这,相信大家都有同一个感受:北影的入学门槛也太低了点吧……其实徐静蕾的父亲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他还专门问了老徐当年的班主任刘汁子。刘老师的回答是:“我还没见着她呢,就看她那简历,我就决定要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