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黑衣男子坐在楼道边的栏杆处,把气球含在嘴里,使劲一口气吸进去。埋头、停顿几秒,再吸一口……鼓鼓囊囊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男子的头也慢慢地低下去,但是一吸一停的节奏并没有停顿。
求致幻快感楼梯间打堆“吹气球”
这不是普通的气球,里面所灌注的是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的麻醉性气体。在短时间内吸入人体,可以让人轻微缺氧,并由此达到致幻的目的。
在楼道里摆摊售卖气球的小贩,从19楼到21楼,粗略数来有近30人。一盒一盒的“子弹”(奶油气弹)通过奶油枪,转换成气体灌入大大小小的气球。一个“子弹”10元钱,可以灌注一个小气球;2个“子弹”则可以灌注一个大气球,也更“带劲儿”。
在“魔方大厦”19楼到21楼的楼梯间里,坐在沙发上的、蹲坐在地上的、聚集在楼道里的年轻人,许多都捏着一个气球,凑在嘴里吸食。空气里弥漫着一氧化二氮独有的甜香味儿,伴随着不远处酒吧隆隆的音乐声,在不透风的楼梯间里沉淀,甜腻得让人几乎透不过气。
耍家·调查
“一天能吸五六百个”
笑得越甜,伤得越深。
于去年夏天风靡成都夜场的“吹气球”,虽然被大多酒吧拒之门外,但依然或暗或明地游走在夜场周围,或走入私人聚会,成为新宠。而从玩家的反馈来看,笑气伤身亦伤神。
“尾随”酒客“笑气”向九眼桥蔓延
阿桃(化名)是魔方大厦的常客,和许多酒吧老板都认识。“吹气球”对她来说,也曾是家常便饭。
“几年前我在上海耍这个的时候,好多人都还不知道是啥。”阿桃说,“吹气球”三四年前就在成都出现,大概从2015年夏天开始风靡成都夜场,“那时候酒吧自己都要卖气球,后来被媒体曝光过一次,酒吧就不卖了,也不让带进来。”
据某酒吧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初,魔方大厦的酒吧经历过一次整顿。从这个时候开始,大部分酒吧就不再售卖气球了。6月24日,记者随机走访5家酒吧,除一家表示“有气球,10元一个”外,其他酒吧都明确称“要买自己在外面买。我们不卖。”随之而来的,是个体气球商贩的兴起。6月24日到6月26日,记者连续在该写字楼里观察3天,最高峰时,小贩总人数约有30人。“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晚上卖100个是有的。”一小贩谨慎地说。
而现在,阿桃已经很少接触气球了。一方面是新奇劲儿已经过去,另一方面,她总觉得气球吹多了伤脑子,“我觉得我现在记忆力越来越差。”随着“吹气球”在魔方大厦里的热度不复从前,小贩们开始瞄准大厦外的市场。“我有些卖气球的朋友,现在已经开始在九眼桥兜售了。”阿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