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辩护律师,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刘勇进认为华山街道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签订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他向财新记者出示了济南中院于2014年9月19日作出的一份一审判决书,该案为原告王某某与建设指挥部签署补偿协议,房屋拆除后,建设指挥部却拒绝支付补偿款,于是王某某将建设指挥部和华山街道办告上法庭。
财新记者从一审判决书上看到:“被告建设指挥部、华山街道办辩称:建设指挥部不具有法人资格,其签订的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建设指挥部系临时机构,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建设指挥部、华山街道办不是征收主体,不是拆迁补偿款的支付主体,济南市人民政府系土地征收主体,应由济南市人民政府支付补偿款;华山街道办和建设指挥部均是接受委托处理拆迁事宜。”最终,法院以集体土地房屋补偿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为由,判决驳回原告王某某的诉讼请求。
“但该判决书说明指挥部的法律主体是济南市政府和历城区政府”,刘勇进说,“而且指挥部自己说他签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他表示,接下来会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确认建设指挥部下发的《限期拆除通知书》违法。
关于杨玉波的抗拆行为,当地多位村民认为这是在他的家和人身受到威胁时再正常不过的反应。据悉,当地村民已自发在请求释放杨玉波的申请书上署名,欲联名保出杨玉波。从财新记者已获得的申请书部分得知,已有200多名村民署名。
“杨玉波平时特别老实,真是逼得没办法他才这样,他家里除了妻子,还有两个孩子,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本来就没多少收入,所以我们村民要联名保他。”一名村民说。
财新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华山片区的拆迁工作至今历时三年,拆迁量约375.3万平方米,涉及23个行政村,8530户,安置2万余人,10万余人需外迁,是济南史上最大的单体拆迁项目。据《济南日报》2016年6月22日报道,华山片区项目的历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边祥在公开场合表示,6月底前基本完成华山片区拆迁任务,为华山片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