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有些制度,(光靠)一个地区或一个寺庙是做不到的。我们国家要提出“顶层设计”。人类遗产应人类共享,我们希望,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少林寺等寺庙成为信徒能更方便、更自由地过宗教生活的场所,是社会各界都能来得起、都能分享的好去处和平台。我一直呼吁,中国文化消费成本太高,旅游景区、寺庙、文保单位,甚至电影、演出剧的门票如果跟工资挂钩,可能在全世界还是比较高的。我几年前在全国人大建议,希望降低文化消费门槛,让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精品文化。这需要顶层设计,需要中央做出决定。我们希望引起高层重视。
环球时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和佛教界代表的议案都能被采纳吗?
释永信:我们提的议案基本上或早或晚都逐渐得到采纳,比如,慈善立法、互联网立法、非遗保护等。我们提议案的站位比较高,除佛教界的事情,还涉及传统文化复兴,以及与大众生活、学习有益的事情。我提出互联网立法的几条建议都被采纳,如网络(问题)需要提前治理、预防。就像比特币,不能把虚拟的当成实物去炒。
环球时报:人们总是津津乐道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的影响力和“票房传奇”。您认为,如何从商业和文化手段进一步推动少林寺在国内外的影响?
释永信:82年版《少林寺》“靠1毛钱的门票创造上亿元的票房”,可能只是个传说,原因是当时还没有票房概念,在农村、乡镇都没有电影院,很多时候是在广场上看。但这部电影确实影响了一代人,国内外通过这部电影对少林寺、对中国佛教有了认识,起到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没信心,有的主张全盘西化。过去是“穷”造成的。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现在得到发展,所以习近平主席提出文化自信。中国人要从传承中重新找回自信。少林寺1500多年的传承没有间断,现在每年有大量游客,周边武校有七八万学生,全球几百个城市有少林文化机构,这些都很能说明问题。
环球时报:曾有德国学者,认为中国寺庙的方丈应做好“精神领袖”,如果兼顾商业就很难再在精神领域扮演纯粹的角色。您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释永信:有些外国学者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制度和历史。中国寺庙中的僧众是个特殊群体,从古至今,也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同时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总体来说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社会上的游戏规则,也要保留自己的精神追求。如果外国学者稍微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现状,对我们的做法自然就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