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翼航空研发团队在进行研发工作。(资料图片)
董国平认可的产品优势,是王述泉带领团队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从材料、启动方式、工艺设计等角度,我们都做了大量优化,让产品在性能的稳定性、造价的可控性等方面做到最好。”王述泉说。
说来轻松,为之不易。
无人机产品的研制难点在于其系统极其复杂,当前的工业级无人机与机械、电子、通信、空气动力学、惯导、材料学等26个专业直接相关。“我们需要懂多领域的‘通才’,但是招聘的时候,想找到熟悉其中3个领域的人都很难。复合型人才短缺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砸钱也不行。”王述泉急得心焦。
面对这种情况,王述泉就优先招聘飞行器爱好者,“只有把这个作为爱好,才有动力去主动学习,面对这样的系统深度,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是无法做好产品研发的”。
当前,鹰翼航空的团队有50多人,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从“无人机中心”深圳跳槽来到青岛的。“深圳的无人机企业那么多,他们愿意来青岛,并且在资金一度困难的情况下不离不弃,是因为这些人在骨子里喜欢飞行,喜欢研发,他们也知道我们公司是在认认真真做产品,不是靠讲故事忽悠资本市场的。”王述泉说。
有了作风扎实的团队还不够,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要有明显的产品优势,王述泉将突破点放在了发动机上。
早期的工业级无人机多是电池驱动,其缺点是功率质量比不够高,电池循环次数少,能源成本高。当前,国内多家工业级无人机企业的产品发动机采用的是德国的卡丁车发动机,磨损率也很高,假如把此类发动机用于批量产品,每小时的应用成本高达1300元。
发动机成本必须降下来!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讨论,鹰翼航空团队决定将他们的无人机用汽油机驱动,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磨损率,提高其使用寿命,团队对发动机进行了改进。
排气系统是发动机磨损最严重的部分之一,传统发动机使用风冷降温,温度可控制在230摄氏度,鹰翼航空团队则将发动机设计为水冷,在温度最高的地方做了水循环设计,将温度控制在160摄氏度,大大提升了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可靠性。“水冷发动机可保证无人机在高温环境下长航时作业,农业植保期一般都是在夏季前后,高温、高湿对采用风冷或电驱动的直升机有效载荷影响严重,而水冷发动机成功解决了高温下发动机功率不足的问题。”王述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