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90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信仰而来,为信念而战,谱写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史诗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
八角楼前,一棵枫树与一块青石相簇而立。这棵树在石头下萌芽扎根,突破重压,竟把石头撑开了。
90年前,毛泽东常在“枫石”上看书读报,思考革命前程:我们闹革命,现在力量虽然弱小,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撑破蒋介石反动政府这块大石头。
今天,这棵枫树依然高大挺拔,一如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力量,无数共产党人为救国救民、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孜孜以求。
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时22岁;
张子清,红四军第11师师长,牺牲时28岁;
王尔琢,红四军参谋长,牺牲时25岁;
吴月娥,少先队队长,牺牲时18岁;
……
2016年2月2日,这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大厅内的烈士姓名。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大厅陈列室内,镌刻着一排排烈士的姓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
当年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在此洒下热血,仅仅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共牺牲近4.8万英烈,平均每天近60人献出生命,而有名有姓被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
在这片土地上,处处生长着忠诚与信仰。
井冈山小井,有一幢两层黑灰色的楼房,仿建当年的模样。这就是红军最早的正规医院——小井红军医院,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前身。
1929年,井冈山失守。敌人对这里来不及转移的130余名红军重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他们说出红军主力去向。
伤病员们忠贞不屈,全部英勇就义……
“国破山河碎,我何惜此头”。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无数革命者和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用牺牲擎起了民族的脊梁。
这是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旧址(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