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陈燕红女士坦言,社区医院的完善极大减少了她平时小病的就医时间。“我只要去社区医院,一般的病都可以治好,而且从我家到医院看完病拿完药,15分钟可以解决掉。”
同时,福建省各级政府还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近年来相继组织实施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儿童医疗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地)级医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等专项建设规划,支持16个疾控中心、7个妇幼保健机构、13家县级医院、90个乡镇卫生院等卫生领域建设项目。制定实施《福建省精神卫生防治体系促进工程建设方案(2016-2018年)》,改善全省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基础设施和提升标准化床位。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补短板”建设项目,着力解决妇产科、儿科、老年科和精神科等专科能力不足,提高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
2016年全省公立医院运行较上年度基本呈现“三升、三降”态势。即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升至26.11%,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升至34.46%,全省医院总体满意度升至83.84%;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降至32.58%,下降5.39个百分点,医药费用增长6.76%,增幅下降4.79个百分点,住院次均费用增长9.03%,增幅下降2.28个百分点。
福建省还格外重视既要孩子们“有学上”,更要“上好学”,持续推动教育增量提质。通过公办、民办并举,扩大学前教育普惠面;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分配等方式,提待遇强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实施“研发带动创新引领”策略等方式,加大产教融合,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
民生领域持续改革
除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兜底和保障,收入的增加对老百姓来说才是直接的“真金白银”。
改革永无止境。今年8月24日,福建省决定要建立130个省级名师网络工程室,创新该省中小学培养培训模式,推动全省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福建省还非常关注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通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落地,加强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5年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5000万元,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45所,让农村老人享受“接地气”养老服务。
福建省还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允许台湾养老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或合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开办养老机构,加强与台湾养老护理转诊合作;建立闽台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聘请台湾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来闽传道授业。
为规范养老服务业发展,福建省严把养老机构准入关,加强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和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全省养老机构的建设发展。
除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兜底和保障,收入的增加对老百姓来说才是直接的“真金白银”。近几年来,福建省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4元,比2012年增加7959元,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9元,比2012年增加5032元,年均增长10.8%。(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 石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