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市场渠道上,美国牛肉供货量目前也有限,仅限个别电商和大卖场。
中国已进口活体牛肉,美国牛肉不占优势
与美国阔别14年的中国牛肉市场,早就不能同日而语。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3年中国的牛肉进口总额只有1500万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牛肉进口额占了1000万美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牛肉进口量达82.5万吨,金额约26亿美元,是2003年进口总额的173倍。
中国的牛肉市场规模在2010年以后开始呈现出井喷状态。中经先略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生鲜牛肉消费规模达到4118.8亿元,超过了2010年时的两倍。这其中进口牛肉也占据了很高比重。
量变带来质变。近5年,大量消费进口牛肉后,中国消费者对牛肉品质越加挑剔。
因为运输等原因,进口牛肉大多以冷冻为主,保质期在90天到24个月之间。2017年,中国已有商家从澳大利亚进口活牛,入境后再宰杀,以保证新鲜度。
“从这点看,美国牛肉品质目前看不出明显优势。”美国牛肉恢复进口之初,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总经理张春华曾带队考察。他们发现,美国牛肉出口大多为冷冻。养殖方式为规模化饲养,加上允许适当使用瘦肉精(当然,在上市前一段时间必须停用,可以通过肉牛自身代谢,而且入境检查必须是零含量才准许进入),所以品质优势并不明显。
业内人:美国牛肉终将放量上市
在上海,美国牛肉还有诸多对手。
上海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进口牛肉1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7%。
价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9.1%。
从进口来源地看,自最大来源地巴西进口明显减少,自澳大利亚进口比重上升。今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自巴西进口牛肉3.8万吨,减少19.9%,占同期关区牛肉进口总量的26.5%,为最大进口来源地。同期,自澳大利亚进口3.6万吨,增加24.8%,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1%上升至24.6%。此外,自乌拉圭进口2.7万吨,增加12%;自新西兰进口2.2万吨,增加5.9%。
此番美国牛肉,品质不一定有澳大利亚牛肉好,价位偏高,量也不大,怎么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展现优势?
对此,张春华分析认为,有可能目前只是美方进行了价格压力试探,“中国市场巨大,我认为美国是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的,最终不管是降价还是调整品种,都会放量上市。”
上海肉制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郁麟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此前,业内最担心的是物美价廉的美国牛肉进来,会给国内牛肉产业带来影响,但目前看来影响不大。
不过,郁麟驹认为,即便今后美国牛肉价格低了,对国内的影响也不一定都是负面,“因为可以倒逼企业降低成本,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