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奶奶相比,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大街附近一个小区的刘阿姨态度强硬了许多。
刘阿姨是南方人,今年57岁,年轻时当过护士。
刘阿姨所住的小区,算得上是北京房价排行靠前的小区了,但是小区修建时间早。
刘阿姨告诉记者:“在南方,感觉一些小区的空地比北京大很多,能跳广场舞的地方也有不少。在北京,我们都只能在公园里或者小区里跳,而且我们小区的用地规划也不算很好。”
记者在刘阿姨所住的小区看到,这里的房子修得比较密,楼间距比较小,小区内的空地非常有限。用刘阿姨的话来说,“房子和房子都快要贴在一起了”。
“想跳广场舞必须得去公园或者别的小区,特别不方便。”刘阿姨说。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居民小区门口,记者遇到了买菜归来的李大爷。
李大爷今年66岁,现在是一名“全职爷爷”,每天接送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
“我每天就是上街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然后接送我孙子。儿子和儿媳妇都很忙,早出晚归,没时间在家里带孩子,我觉得孩子们挺辛苦的,就主动过来帮帮忙。每天上街买菜、接送孙子也是一种锻炼啊,走一走看一看,不需要特别的场地。”李大爷说。
对于老人跳广场舞健身,李大爷有自己的看法,“跳广场舞太闹腾了,有时候还扰民,特别是高考中考那一段时间。海淀区的学生本来就多,这样很影响学生的睡眠”。
“你看,这里到了晚上都是跳广场舞的。我们小区的面积本就不大,一些空闲的地方全部被跳广场舞的人给‘霸占’了。”李大爷指着小区内的篮球场和停车位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李大爷所在的小区不仅占地面积不大,有限的空地也基本上都被当作停车位使用。
“我觉得老年人可以去小区外面走走路或者跑跑步,并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健身场所。”李大爷说。(来源: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室外健身器材新增管理办法 走出“唯低价中标”恶性循环
2017年4月21日讯,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户外健身器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器材的采购过程中“质优价廉”一定是最优选择。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由于预算的限制,一些地方在采购器材过程中常采用“唯低价中标”方法,这样虽然节省了成本,但也可能导致竞标企业间产生恶性竞争,产品质量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