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好友肖中平同样对廖兴父母的严厉印象深刻,他至今记得,有次两人在廖兴家里玩得开心,廖兴的父母突然回家,情急之下,廖兴竟让他躲在床,“还躲了挺久的,做贼似的,笑死我了。”
跑步令“老干部”获得成长
不觉得累,或许是足够热爱。
一开始,廖兴为自己的爱好寻找各种理由和意义,“像跑步可以培养自律啦、锻炼意志力啦,还能健康长寿”。但女友却告诉他,哪有这么多目的性,生命本该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她率性自由,和我不一样,有我比较向往的部分。”
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从小刻苦的廖兴连爱读的书都是好好说话、养生宝典,“谈不上有趣,但有用。我最喜欢的还是《弟子规》,《弟子规》短,背下来就能指导生活,有些书写得也不错,但太长了,觉得自己记不住、用不上。”
室友王睿义也说,廖兴属于超常勤奋、上进、有意志力。“刻苦到有点偏执。”大一时,自己曾和他一同加入某公司实习,实习工作强度大,加上课业繁重,自己没多久就放弃了,“兴哥就不可能会放弃,他这个人有百分之两百的执行力。”
如今的廖兴已是该公司的校园经理,身为班长,他的学生工作也已做到最高职务,“团委副书记再往上就是老师了。”王睿义说,“我们专业很小众,一个班十几个人,但有他带着,照样能在比赛里赢那些几十个人的班,很燃。”
在大家眼中,优秀到“变态”的廖兴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勤奋和自律,连音乐都偏爱热血励志的那种。
“生命就是一次奔跑,为什么跑?跑向哪里?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廖兴说,跑步中和了他性格中的某些东西,加上自己的反思,他明显感到自己变了很多,这次震惊众人的1800公里长跑,某种意义上也是给自己性格成长的一份贺礼。
“也许听起来会有点傻,但人还是要追寻自己的内心。”他说,“所以就想说,来吧,20岁,我还年轻,让我做点不一样的、疯狂的事”。
扛校旗跑的理由也很简单,“爱学校,就想顺便替学校宣传一下,没别的”。许多人因此不理解,讥讽他“想红想出名”,对此,廖兴笑着打趣:“我真不觉得出名是好事,本来我一个人默默地跑,实在累了不行了,还能偷下懒,或者干脆放弃算了,现在行吗?不行啦。”
“再忍最后一次”
次日晨6点,闹铃准时响起。
廖兴起身穿衣,扛上学校校旗出了门,仿佛昨晚的阵痛和孤独从未出现过。
“不是说有位革命烈士,每次挨打都想,太受罪了,下次打我一定招了,真到了下次,唉再忍忍吧,再忍最后一次。我就是这样的状态。”他笑道,“他们都说我多有毅力、多不平常,真没有,我也是苦苦挣扎的普通人。”
万事开头难,一旦走上公路,廖兴的高兴就会大于辛苦。一路上常有人好奇地搭讪:“你是干吗的?从成都跑到这儿?厉害!那我陪你跑一段!”遇到极端天气,还有骑摩托车、开小轿车的路人送水送面包,主动送他一程。
“真的非常有趣,所以趁年轻,我想跑遍世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