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引进来”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连续五年居世界前三位。“走出去”结构进一步改善,在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稳居世界前列,11个自贸试验区的试验田作用持续发挥。
三是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抬头、逆全球化思潮蔓延的态势,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记者: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何立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一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持续深化。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强化顶层设计,着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二是主体功能区战略持续完善。覆盖国家和省级、陆域和海域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基本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始推行。
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控加强。201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和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增加到84个。
四是绿色发展持续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推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
记者:五年来,在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重点突破?
何立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推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一方面,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注重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原有脱贫基础上,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5564万人,2017年计划再减少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16年底的4.5%。
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13年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四年每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
记者:您对五年来的经济工作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何立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用事实驳斥了中国经济“硬着陆”“拐点论”等说法。我们深刻感受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1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