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正向外溢效应日益显著,为创新驱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2013—2016年,我国企业数量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6万户。
三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基础研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装备等领域科技创新捷报频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记者:在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
何立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发展全局,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五年来,发展新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区域城乡发展格局正在重塑优化,新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各地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在园区合作、产业对接等方面探索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
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取得突破,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创新、改革、试点三大支撑不断强化。
三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大工程建设,稳步推动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
四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差别化区域政策深入实施。持续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国家级新区及各类开发区等重要功能平台的集聚效应增强。
五是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41.2%和57.35%。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群、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加速。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升。
记者:五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何立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有序推进战略规划对接,已与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8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政策沟通更加密切。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大力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中欧班列开行超过4500列,贸易畅通显著提升。扎实开展金融创新合作,资金融通明显改善。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民心相通日益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共识,从愿景转变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