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王丰伟用20多天时间跑遍了井下的所有地方。从此之后,王丰伟就养成了升井对照图纸标注的习惯,久而久之,井下的每一寸巷道、每一处设施都深深的印在了王丰伟的脑海中。每天升井之后,就对照图纸把当天去过的地方在图上标注出来,一天天过去了,图纸上已经坐满了标记。三年时间,王丰伟练就了“活地图”的本领。
井下情况掌握十之八九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全部了然于胸。在王丰伟眼中:“要做好一通三防工作,井下情况烂熟于心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他看来,“活地图”根本算不上绝活儿,而只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条件。
同事眼中“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
新庄煤矿通风科刚成立的那一年,是王丰伟最为忙碌的时候。当时科室加上领导只有四个人,各项制度标准亟需建立,各种设施台账需要规范。为了做好这些工作,王丰伟一个月下了20多个井,每天在井下4个小时以上,排查隐患10多条,升井之后还要做报表、对台账,加班到夜里一两点都是常事,最长的一次王丰伟在矿上待了三天三夜没回家。除了本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他还兼职干过内审员、通讯员,当过团委书记,最多的时候一个人负责四五个方面的工作,是各项工作的最佳“全能替补”。
多年的深耕细作,换来了后来的厚积薄发。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延伸,瓦斯涌出量逐年增大,已经危及安全,影响生产。为此,2006年新庄煤矿决定用三个月时间建立一套瓦斯抽放系统。当时公司内部基本也没有这方面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从设计到现场安装再到日常维护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一片空白,从零开始。时间紧,任务重,王丰伟在这个时候接下了重担。当时通风专业的技术人员有限,矿上只给他配了一个助手,两个人列出工作进程计划,首先用了五天时间到淮南的三对矿井考察,回来查阅资料,画系统图,与设备厂家沟通联系设备型号及尺寸,确定设计方案。
王丰伟“干得多学得多”的信条,在这次抽放系统的设计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几年来的积累让他交出了近乎完美的设计方案:后期各种设备实现了“零误差”安装,调试时间缩至最短,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整个系统建立从设计到正式运行只用了两个月时间,比计划提前了一个月,为安全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王丰伟负责的一通三防工作,经常会遇到棘手问题,但他从不回避,也不张扬,妥善解决问题于无形。他分管的工作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有些是公认的“难题”。特别是当下瓦斯治理要求高,系统调整频繁,牵一发而动全局。解开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过人的耐心和细心,同时还需有开阔的视野和系统的知识储备。从区队到科室,王丰伟一一化解了不少这样的“难题”,被大家称为“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