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抓捕行动的专案组民警陈红跃告诉澎湃新闻,当晚带走刘永彪时,他交出一封还没来得及给妻子的信。
“就是一页纸,他写的大概意思是,20多年来,我一直在等这一天,今天终于有一个结果了。”陈红跃介绍,调查发现,刘永彪一直未将杀人之事告诉家人,他在留给妻子的信中说:“我终于可以摆脱一直以来的精神折磨。”
刘永彪接受审讯。“抓他之前我们一直在村里排查,他应该是有预感,提前写好了给老婆的信。”陈红跃分析。
警方经过调查和审讯后认为,22年前发生在湖州织里的抢劫杀人案,是刘永彪与同村村民汪某明所为。
“两名嫌疑人当年家里都比较穷,其中一人在湖州这边打过两年工,觉得这里的服装老板有钱。”湖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沈连江介绍,刘、汪两人作案前“有预谋”,“就是来抢钱的。”至于涉案的经济数额,警方目前没有透露。
犯罪嫌疑人汪某明比刘永彪大11岁。今年8月11日被警方抓获前,汪在兄弟投资的一家企业做管理,还是该企业的法人代表。
案发22年后,刘永彪的名气显然比汪某明要大。他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前年就圆了心中的作家梦。
“我办了几十年案子,形形色色的人都遇到过,但是作家杀人,还是第一次碰到。”湖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严关炳说。而根据办案民警介绍,被抓前夕,刘永彪还办了一个写作培训班。
曾创作小说《难言之隐》
知名作家、杀人嫌犯,这两个极具差异性的标签,如今贴在了永彪身上。
刘永彪喜欢上写作应该是读初中之后。据南陵县广播电视台2015年报道,刘永彪上初中时专习写作,兴趣愈发浓厚,“即使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他也尝试着以课文为摹本进行练笔。”
高考落榜后,刘永彪正式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侦办此案的严关炳从村支书那里了解到,高中毕业的刘永彪买了一台相机,经常给人拍照,后来搞一些文学创作,写些诗歌和小说。
刘永彪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曾以为写作是高尚的事情而写得投入,曾以为写作是终身追求而写得痛苦,现以为写作是超悦的事情而愉悦地写作。不为别的,只因个性偶然的需要。”
1995年湖州织里发生4人死亡特大命案时,刘永彪31岁。那时候,他已经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