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从1984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以来(1989年正式更名为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30多年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从无到有,取得了空前成就。“30多年来,我们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濒临消亡和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其中含有大量孤本、珍本和善本,版本珍贵,品种繁多,内容丰富,民族特色浓郁。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对一些纸质脆变、虫蚀蠹蛀的古籍进行了保存技术处理。”李晓东说。
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基础薄弱,“救书、救人、救学科”依然是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当务之急。李晓东坦言,传承人不断减少,传承水平不断下降,给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云南现在保存有近千册普米族古籍,但找不到能识读这些古籍的行家。这些古籍正在成为无人能读的“天书”。
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吴贵飙说,由于古籍修复对技术要求很高,一个师傅必须有5到10年的手艺,才敢把一本珍贵的古籍交给他来修复。而与汉文古籍修复不同,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还需要同时有一位懂这个文种、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专家指导修复,这样的话,修复起来就非常慢,一天也就能修复一两页。
由此可见,对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来说,人才至关重要。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表示,要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古籍队伍新生力量,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在民族院校设立少数民族古籍专业,举办各种培训;建立“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积极发展并完善分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储备机制,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整体水平。
让更多人了解
然而,如何传承与保护,却是个大命题。李昌平说:“要真正实现‘文字活起来’的目标,广大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者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现在很多古籍藏于深宫无人知,这就需要古籍工作者通过各种形式让这些珍品走近大众。其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少数民族古籍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少数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在长期传播交流过程中,发挥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李晓东说。
李昌平表示,在少数民族古籍宣传过程中塑造亮点品牌,要通过品牌效应来吸引群众关注,以此凝聚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因此,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古籍资源中的独特性内容,积极借助数字、信息、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有效开发,逐步探索将古籍保护与宣传融入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体验式消费新模式。
为了让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永不消失,北京市民委副主任范宝认为,民族古籍工作不仅要埋头于故纸堆的案头整理工作,更要让民族古籍“走出去”,依托展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展现形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热爱民族古籍。(作者:郑 彬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