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郊城区全部11个板块共成交1430余套,环比下降6.69%。金山新城、临港新城成交分别为310余套、190余套,环比减少了12.92%、9.72%。金山新城从全市板块成交榜首退居第二,临港新城更是跌出前十,表明购房需求从远郊向近郊转移增多。惟嘉定城区成交210余套、增长3.30%,位列全市成交榜第六。统计显示,上述板块内75-85平方米、总价250万元以内的房源为成交主力,购房者中不乏首套或刚需二套者。从行政区看,崇明成交量出现增长,本月350余套,环比增加5.06%,远期规划利好频出,购房者中有低预算的二套置业。
板块跌幅远超涨幅
2017年7月,全市130个板块中,价格上涨板块60个,占比46.15%;下跌板块53个,占比40.77%;持平板块17个,占比13.08%。
下跌板块价格总体下跌0.64%,跌幅环比缩小0.04个百分点。下跌板块中,除2个成交量维持外,29个价量齐跌,其中18个位于新兴城区;22个价跌量升,其中16个位于新兴城区。价量齐跌以外环以外的偏远板块居多,如金山亭林、松江小昆山、奉贤奉城,价格分别下跌0.36%、0.55%、0.75%,成交量分别为30套、45套、67套,环比减少了33.33%、25.00%、17.28%。总体看,这些板块带看量减少二三成,一些业主主动让价3%-5%。其中70平方米以内的小户型及90-140平方米的中大改善户型成交萎缩最为明显,达四至六成。而外环附近的成熟板块,以价换量奏效,如闵行七宝、闵行春申、浦东周浦,价格分别下跌0.95、0.73%、0.63%、分别成交149套、66套、243套,环比增长20.16%、13.79%、12.50%。对闵行七宝统计显示,7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成交50余套,环比增加39.47%;90-110平方米房源成交20余套,环比增加75.00%。区域内业主面对带看量增加,让价3%左右揽客,而购房者多为刚需首套或刚改置换客。
持平板块较上月减少3个,为17个,中心城区板块有11个。区域内涨跌互现,成交均有所下降,如静安彭浦、普陀武宁、杨浦中原分别成交150余套、50余套、130余套,环比下降23.00%、16.18%、12.08%。而新兴城区的一些板块价格平稳,成交增长,如宝山罗店、闵行梅陇均成交60余套,环比增长25.45%、13.79%。
上涨板块价格平均上涨0.13%,涨势微弱。表现略有分化,55个上涨板块中量价齐涨的20个,为成交结构变动所致。如闵行金虹桥、松江佘山本月分别成交107套、29套,环比增长20.22%、52.63%。松江佘山板块本月别墅成交8套,环比增长166.67%。闵行金虹桥110平方米以上的中大户型成交30套,环比增长15.38%。中高端改善需求在部分板块释放,拉动房价微幅上行。其余上涨板块成交量减少一到三成不等,如一些改善板块,量缩下价格维持坚挺,如黄浦老西门、浦东联洋价格分别上涨0.09%、0.06%,成交量分别为36套、38套,环比减少30.77%、11.63%。区域内小面积房源成交量均减少,如70平方米以内小户型,黄浦老西门环比减少42.86%、浦东联洋零成交。而中大户型改善房作为成交主力,成交量维持,支撑房价坚挺。
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认为,7月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降幅明显收窄;价格延续第2个月下跌,跌幅没有扩大。成交结构分化加大,价格下跌板块与上涨板块数量接近,但跌幅远大于涨幅;购房需求从市区、远郊两端向近郊转移;中户型增多,之前热销的小户型刚需房及中大户型改善房占比减少。“限购、限贷”政策的严格执行,在成交逐月萎缩下价格走跌是市场的正常反应。
租购并举政策推行加快,显示未来居住消费将从购房华山一条路转变为购租并行的新市场格局。市场从去年的成交火热回落至如今的月度万套上下水平,或成为近期市场常态。在当下市场环境中,买卖市场的交易难度继续加大,尤其是“连环套”交易牵涉诸多环节和因素,导致部分人群放弃。随着购租选择余地加大,租房市场分流部分二手房购房客,以及一二手房市场争夺客户,二手房买卖市场的调整周期将呈现出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