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高大妈对他说,因为借款无法偿还,让他帮忙寻找买家,以合理价格钱款将房屋出售好偿还贷款,并要求是全款买房,于是他就将房屋信息通过东来置地房屋中介公司挂到了网上寻找买主。根据市场价格,高大妈将涉事房屋定价在了280万元,符合当时的行情。之后,刘凤仙在网上看到了此房屋销售信息,通过中介和他联系,表示愿意购买房屋,他们还带刘凤仙实际看了房屋,后来高大妈不想出面,就让他和刘凤仙沟通并办理具体购房手续。
龙学武说,他一直代表高大妈与刘凤仙沟通,并将每次沟通的结果及时反馈给高大妈,经过几次协商,高大妈又急于出手,于是同意先上网签后付部分房款,房屋交付前扣一部分,直到房屋最终交付后再付剩余房款,而且时间过长还可以支付违约金,对此刘凤仙表示同意。
龙学武说,他也提醒高大妈,要注意风险,防止过户之后对方不付房款,高大妈却说刘凤仙是北京本地人,有家有业,问题不是很大,最终双方达成约定,高大妈让他和刘凤仙签订合同,在签合同之前,他还怕有问题,让高大妈最终确认,无误后签订的合同,他才最后签的字。刘凤仙办理了房产过户之后给付的房款,高大妈让他打到了其指定的账户内,该账户便是王跃的账户,于是他按照要求将收到的房款转账给了王跃。
因此龙学武认为,此次事件,并不存在任何自作主张,自行买卖房屋的情况,更不存在他和刘凤仙串通,安排卖房的情况,整个房屋交易过程都是按照高大妈的要求进行的。因此,他认为高大妈起诉他是没有任何道理和法律依据的。
原告家人:被告微信朋友圈还在发“以房养老”理财骗局
对此,高大妈的儿子儿媳进行了否认,庭审结束后,高大妈的儿媳激动地说,直到现在,龙学武的微信“黑色的记忆”这个账号上的朋友圈还在发着“以房养老”的理财骗局。高大妈的儿子也表示,其母亲并没有指定任何账户让龙学武把房款打给任何人,而根据他们从中介调取的流水记录显示,是广艳彬把钱先打给了龙学武,龙学武将款项打给了王跃,而王跃又打回给了广艳彬,所以他们认为,龙学武、王跃、广艳彬之间相互勾着,骗走了他们家的房子。
该案未当庭宣判。
老人遇以房养老骗局:失去房产被赶出门 身负巨债
把手里的房子抵押借款3个月,就能获得每月10%到15%的高息,到期还能全额返还本金,这样的“以房养老”项目让不少老人心动不已。然而数月后,不仅承诺的高息不见踪影,老人的房子也被抵押借款的“银主”凭借老人签字的公证材料以低价悄悄买卖,过户给他人。
2015年以来,北京市数十位老人陆续遭遇这样的骗局,他们有的失去了房产,有的背上了巨额的债务。据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统计,仅由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移送检察院的案子就有30多起。不过,由于老人们签署并公证了一系列文书,他们想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难度很大。
司法部回应老人遇"以房养老骗局":已成立调查小组
不久前,人民日报刊发了《谁“偷”了老人的房子?》的报道,对“老年人以房养老被骗”的话题进行了关注,成为社会热点。其中,涉及北京市部分公证处为老年人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委托公证等内容,引发公众对于公证工作规范性的聚焦。
事件处理进展情况如何?当事人权益怎么维护?公证处的工作让人信服吗?今天,司法部相关负责人接受独家采访,给予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