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多,垃圾污染就来了。曾经进山20多次的资深摄友“山哥”说,大约从2010年开始,山顶一带就能见到明显的垃圾污染了,“见天几千人在上面吃喝拉撒,政府部门又不能提供配套服务,所有垃圾处置,几乎都靠个人自觉了。”
2015年,荥经、泸定两地商定,共同开发建设牛背山,打造世界级旅游集镇,随后,双方引入国企四川能投集团,共同开发打造牛背山景区。2015年7月底,荥经县、泸定县两地联合发布“禁入令”,2016年10月再次以“封闭施工”为由进一步强化“禁入”,此后,这里游客锐减,垃圾污染情况才得以控制。
虽然政府部门明令禁止游客入山,但仍有驴友通过骑自行车、摩托或徒步的方式进山,交通劝导点对此也无能为力。泸定县牛背山开发协调办公室主任黄涌说,这也是为何多次整治,还是未能根治零星垃圾污染的原因。
26日,荥经县县委书记高富强表示,因大熊猫国家公园将牛背山一带划入,今后能否开发、如何开发等,都要等国家政策明确后再定。为此,荥经县已与四川能投集团再次对接,牛背山景区已暂停开发,所以也不会新增建筑垃圾。
四川能投集团牛背山项目现场负责人郭人昆说,公司已安排2名保洁员每天巡查,发现垃圾及时清运。荥经县、泸定县相关负责人也都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私自进山的旅游、摄友的劝返力度。
能否让牛背山这类“观景圣地”景色更美?旅游规划专家何季东认为,靠政府或者驴友单打独斗显然不行,管理部门要给力,驴友也要增加环保意识,文明出游。
“南卡nk”对此感受很深。他认为,需要游客、政府、旅游从业者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破解观景点的垃圾问题。
“我们的驴友、摄影师们,你们背着沉重的装备,翻山越岭走过无数的大山大河,但是却带不走轻如纸片的塑料袋、易拉罐、高山煤气罐吗?”
“我们的开发商们,还有政府的职能部门,你们是不是只看到开发牛背山带来的利益,而对这些大地的脓疮视若无睹呢?”
“还有在山顶开过客栈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关心过这些户外生活垃圾该去往何处?在利益面前,你们都成了选择性失明的残疾人!”
“南卡nk”的发言引来240多万名网友“围观”,10815人在他的微博下留言。网友“枫叶无边”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会觉得自己有罪。可是山就这么大,地球就这么大。所有人都要做到,户外运动,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