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古籍、古代书画修复师范晓榆问我,现在的文物修复,基本上靠的都是师傅带徒弟,老一代修复师退休了,下一代如何保证技术的传递?我们希望文物医院可以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图为古籍、古代书画修复师范晓榆向单霁翔提问。 陈竞超/摄
这所文物医院是对外开放的,观众可以参观,世界各地的文物修复人员可以在此进行交流。我们的仪器设备使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古建筑的构件、文物藏品得到了细心地诊断和精心地修复。
比如修复一个青铜器,我们在修复前要了解它是什么地方出土的?历朝历代在它身上叠加了什么信息?它的金属成分、合金比例是什么?它今天得了什么病?它的有害锈属于哪一种?一个诊断报告出来以后,这个文物才转到修复人员手中。这样需要保留的信息全部要保留下来,需要去掉的病害需要进行诊治。
我们为这所医院配置了最需要的、也是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例如分子结构分析的设备、三维打印的设备、热性能物理分析的设备、纤维分析仪、高精度可移动的实体显微镜、荧光能谱仪和荧光扫描系统等上百台先进仪器,这些仪器加盟以后,我们文物修复技术如虎添翼。
举个例子,比如符望阁有一幅董诰山水贴落,70年前这幅画落下来了,当时的老员工把它包起来。今天要修复,打开一看,它碎成了上千片,没办法进行研究。但是,在计算机辅助下,我们的工作人员用三个月的时间,将它拼堆起来,用一年时间给修复了。
修复前和修复后的董诰山水贴落
但是,目前这所文物医院还只是初步的。我们计划建设一个更大的故宫文物医院,它将来会修复一些大型的文物,比如1500块地毯、古建筑大型构件,这会使我们修复的门类越来越多。
当然我想强调一下,仅仅是故宫博物院,200名文物修复检测的员工还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故宫180多万的文物藏品,我们还需要引入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名录的师傅们。有些师傅的前辈就在故宫造办处就职过,他们传承的技艺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已经有很多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来到故宫,开始这方面的修复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