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欢迎:这一次,发自内心想去完成
“我们也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暑假作业!”成都文理学院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宋力文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之前的暑假实践作业都是和专业相关的,比如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或看幼儿教育相关的电影,并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是观后感。宋力文还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如果说之前的暑假作业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来完成,那这一次我是发自内心地想要主动去完成”。
记者采访了5位教育学院学生的家长,都对这份创新的暑期实践持欢迎态度,表示会支持孩子多接触社会。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母虹宇同学的家长何晓蓉则表示,对家长来说这同样是一份新鲜的暑期作业,会根据女儿的个人爱好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让女儿参加。“我觉得旅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内容,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出去见识一下。”
布置老师:看似另类
其实符合学科原理
昨日,成都晚报记者前往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找到了负责布置这次暑假社会实践任务的老师——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组老师张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组老师李强。两位老师都是“80后”,张丹31岁、李强29岁。对于在网络上引起的反响,张丹坦言,没有想过在网上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之前我们收集了学生的意见,他们大多认为以往的暑期实践太枯燥,所以我们结合自身大学经历,在此次暑假社会实践中做了创新,今年也是第一次尝试。根据年级的不同,有些年级的拓展项目中多达9个选择,学生从中选择3项就算完成。”
面对微博上的热议,张丹表示:“这些看似新鲜的拓展项目,实质都是基于学科原理设置,以及心理学等测评的考量来制定的。比如:向喜欢的人表白放进去,是因为学生都在20岁左右,处于青春期的活跃阶段,是到了可以尝试恋爱的时期了,表白也是对学生勇气的一种锻炼方式;学习插花茶道可以培养学生的心性与审美;尝试不同的服饰与妆容可以对自我认识的建构潜移默化……这些作业考察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一种体验,引领学生开阔视野,多接触多尝试,对自己认识、建构、完善,对生活的多角度解读,形成生活的某种态度。”
专家点赞: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中国教育协会学术委员、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内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纪大海还强调,社会实践一定要将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实践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
针对有些网友们担心的“烧钱”,纪大海则表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条件做选择,但是选择一定要多元化、多样化。纪大海对“跟喜欢的人表白”和““旅行”表达了特别的欣赏,称“人际交往、行万里路都是另一种学习方式”。
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