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来发现,孩子变成这样,与家庭关系很大。这个孩子差点胎死腹中,是提前剖腹产出来的,所以家长对他极其溺爱,尤其是他的外婆。其次,这个孩子的家庭比较富裕,有钱有权。他一辈子的读书、工作基本都可以由他外婆解决,完全不用发愁。有时候,幼儿园老师说了这个孩子几句,他外婆就会来闹。时间长了,这个孩子更加猖狂,他知道就算做了坏事,外婆会来找老师,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杜鑫对记者说,“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他和其他孩子的安全。这是最基本的了,平平安安送走这班孩子,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不过,这个孩子喜欢看书和唱歌,我也尽可能挖掘他的潜力。虽然现在是‘熊孩子’,但也是聪明孩子,说不定哪天就不‘熊’了呢?现在只能每天跟他斗智斗勇了”。
家长都在做什么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每每谈及“熊孩子”,往往都会涉及“熊家长”。
“我一直认同一个观念,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家住北京市大兴区一小区的韩女士对记者说,她居住小区的电梯里经常有人小便,物业多次张贴通告禁止这种行为。有一次,一个在电梯撒尿的孩子被她当场“逮住”,没想到随后来到的孩子爷爷却质问她一句“那孩子憋不住咋办”。
杜鑫告诉记者,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善良的,就算“熊”也并非一天养成,“熊孩子”的背后一般都有“熊家长”。
“当孩子做错事时,有的家长不是好好教育,而是马上站出来为孩子辩护,动辄就说还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要对一个孩子如此苛刻?这样的处理方式,孩子从中接收到的信息是自己犯错没什么大不了,应该被原谅,无论做什么都不需要遵守规则,也不用负什么责任。”杜鑫说。
然而,真的不用负责任吗?在北京一家乐团工作的胡枫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一个目测三四岁的男孩坐在观众席第二排。在我们演奏的时候,这个孩子不停地大声说话,身子扭来扭去,但他身旁的大人一直没有制止。我们准备演奏第二首乐曲,当指挥刚要下棒时,这个孩子突然叫唤起来,于是指挥和我们就在台上静静地看着他闹,男孩的母亲试图捂嘴不让他出声,但是男孩依然继续喊叫。”胡枫说,“我们没法演奏,突然观众席一个男低音出现‘不听就出去’,然后很多人开始附和。接着,工作人员过来把这对母子请了出去。观众鼓掌,演出继续。在被轰走的过程中,男孩一边嗷嗷大叫一边大喊‘我不出去’。不知道那位母亲以后会不会好好教育下宝贝儿子,在公众场合遵守规则,免得以后再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