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文的两个问号》中有一段描述,说在排话剧时,姜文提出让苏小明扮演的护士搬道具椅,这把椅子很重,以苏小明这么懒的人,她觉得实在没必要,于是两个人就起了争执。苏小明可不惯着他,好些天没和姜文说话。苏小明说:老娘出名时还没你呢。
《鬼子来了》,姜文剪了9个月。他心里清楚,人人都烦他。那时,工作人员已经被姜文逼到了崩溃边缘,姜文看出端倪,问他们怎么回事儿。他们说该吃饭了。哟,果然四个小时过去了,他始终沉浸在剪接机带给他的快乐中:这边加五格,那边加五格,完全不一样……嘿,真好玩儿!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找久石让做配乐。给人家的样片,姜文已经配上了莫扎特的《安魂曲》第二乐章等经典片段,还在电子邮件中阐释:我想要跟这些音乐差不多意思的新作品,麻烦您配合情节和镜头认真体会。
久石让的白眼儿飞跃了东海。
第一版配乐没通过,姜文决定飞东京和久石让当面掰扯。久石让一听说姜文要来撕逼,先失去了理智。啪!把香烟往钢琴上一摔,大着嗓门和翻译说,“你知道吗?他把莫扎特的音乐贴在上面!这音乐是莫扎特的,我怎么能做出比莫扎特更好的音乐啊?!你让导演直接把莫扎特的音乐贴上去就行啦,还来找我干嘛?”
说完就出了录音棚,跑到二楼办公室去抹眼泪了。
《让子弹飞》,姜文经常改剧本,有次他没改好,临时取消了当天的拍摄,工作人员作鸟兽散。要么,他规定所有人都要早到,自己却睡到日渐三竿。
杨澜有一次问姜文:你这么自信,是不是源于你的自卑?
姜文说:
其实我非常自卑,大部分时间,我讨厌我自己,比如我做的节目我就很少看。为什么?因为每次我看见自己,我!就!烦!我每天起来得鼓励一下自己:这事儿怎么做成这样了?我觉得还能再好一点。那个时候是由着性子做事,误认为那就是艺术,跟独裁者一样。最后大家伙都不管我了,有些人甚至表示心疼,可我心里却觉得我在做一件正当的事儿。由着性子做事不太坏,但由着性子会让人失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