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作为“首富”的时候,牟其中住的房子也是和普通员工一样,只不过是将两套间打通,房间里除了成堆的书,只有一部别人送的旧跑步机。
在个人生活上,牟其中是一种极简主义,喜欢吃面和火锅,在他看来“这两种食物都做起来方便,煮了就能吃。”
牟其中很难理解一些人吃顿饭花上万块,甚至认为他们很可怜。
“人活着就得有使命,如果我更老以后动不了了,也没追求了,我不会拖累大家。”在和来访者谈到情怀的时候,牟其中如此说。
在9个月的时间里,有很多人希望能得到牟其中的指点和帮助,甚至只希望能和他见上一面一解心中疑惑。
有来自河南的农业创业者希望借助牟其中的名字和品牌,打造出第二个类似褚时健“褚橙”的项目;还有来自成都的创业失败者,因为经历了第三次创业失败,见到牟其中时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但听了牟其中的一席话,再次重拾信心。
从深圳来的一位90后,到北京只是为了能见一眼牟其中,“我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但是在看到他出狱的消息后,我把他经历全部检索一遍,我觉得这就是传奇。”深圳这位90后说。
有很多人问牟其中,为何一再坐牢还要一再坚持,牟其中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他认为自己三次坐牢都有特殊的意义:第一次坐牢是为给民营企业争取出生权,第二次是为民营企业争取生存权,第三次则是争取了发展权。
正因为这种“使命感”,牟其中在狱中时不屑于和共同关押在同一监狱的几位民营企业老板来往,在他看来有些人都是只顾私利,缺乏公义之心。
在评价自己时,牟其中愿意引用郭沫若的一句话“这样的时代有这样的一个人;有这样的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面对困惑的来访者,牟其中说的最多的一句是:“一个人很难碰上一个这样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黄金时代,大家不要迷茫,不要气馁。”
显然,牟其中想要再造一个属于他的时代。
而对于来访者来说,牟其中那句“人生既可超百载,何妨一狂再少年”,更像是励志的人生格言。
6、思考
“我在监狱里边想了18年”
“1992年2月18日下午4时,一架崭新的图154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这是四川航空公司得到的第三架干线飞机。此时,第4架正在5000公里外的古比雪夫飞机制造厂总装,而数以千吨计的中国商品正源源运往莫斯科。